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游部君兼石作公,歌桓护葬习丧容。紫衣丹首黄金目,甲作传家善食凶。
昔君筑墩当近林,种桐十载期制琴。今君筑墩向远壑,移石千山期得璞。
晨昏来往两墩间,功名富贵皆等闲。有时哦诗石上坐,有时拂轸桐阴弹。
凤凰枝老秋萧索,却傍云根事耕凿。琅玗个个拂云长,玉屑霏霏逐风落。
一溪流碧弯半璜,泉声琮琤鸣佩珰。山含辉兮木含润,人言此地如昆冈。
琼枝奇树罗阶砌,夜深疑有白虹气。蓝田餐法曾试无,北平种子应生未。
我家城西君城东,梯云石磴远相通。别来茫茫隔烟海,置身远在群玉峰。
何时对子卢胡笑,把酒同烧磊磈胸。
荆门共弄江门艇,我与荆门是路回。因子望云一惆怅,明年消息杏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