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王君圭璋姿,宜在条理科。妙语天发成,莹彻非砻磨。
宗庙要琬琰,世岂无卞和。顾恐太分明,颇觉瓦砾多。
缘壁谁凭借,睢盱竟斗猫。生元资溷厕,腐可畀鸱鸮。
亦解人堪畏,偏同战欲挑。千钧藏善弩,任尔叫纷嚣。
养花天气半阴晴,消渴文园惯此生。忘却小楼人去久,梦回犹诧剪刀声。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