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饼杂松黄二月天,盘敲松子早霜寒。山家一物都无弃,狼籍乾花最后般。
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绿毛仙翁已仙去,惟有石坛留竹坞。
竹阴扫坛石槎牙,汉时风雨生藓花。山中笙鹤尚遗响,湖外人烟惊岁华。
道人眸子照秋色,邀我分山筑丹室。驱丁役甲莫儿嬉,渴饮隐泉饥饵朮。
梦回青草峡,人远细腰宫。意气争欣锷,文章宝大弓。
白头耽月露,苍简注鱼虫。墨老研秦土,衣宽变鲁风。
苔文镌翠壁,兰楫十丹枫。山市烟如滴,溪潭影似空。
饮猿知接臂,言鸟解呼公。门下疑夫子,吴中怪阿蒙。
异书搜古穴,珍茗出筠笼。北海林中白,彭宣座上红。
拔钗妻子怒,识字小儿聪。著述门常掩,微风语断蓬。
昔我游东吴,访君阊门郭,石井泉边晚开酌。兴来同上春雨亭,醉里不知江月落。
扁舟一为别,几见薜萝春。我绾曲台绶,君垂钓台纶。
震泽霜波愁外渺,虎丘云树梦中亲。四年不得一书札,只问江头来往人。
昨朝觌面凤池曲,鹤骨棱棱犹在目。料君应恐惊世人,角带乌巾强随俗。
世人久知吴下名,喧传卢扁今再生。药丸到处衽席起,大门小户争扳迎。
东楼一夜乡心发,忽著荷衣向人别。憎君归计何太忙,水上风烟触炎热。
玉芝瑶草满山家,住日应多来日赊。愿留丹诀与知己,晚岁相寻凌紫霞。
伸纸挥毫不搆思,解衣磐礴已多时。若从绘事推能品,合让甬东老画师。
客中喜见故乡人,况是吾宗骨肉亲。听雨偶同孤馆夜,看花犹忆八壶春。
清樽绿酒须沈醉,瓦瓮黄齑莫厌贫。明发又看千里别,凄凄草色暗归津。
露白葭苍,谁将并剪,剪取秋光。断霓初收,圆蟾孤照,清绝无双。
风期叔度汪汪。望彼美、水天一方。不为尊羹,非关鹤唳,一棹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