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楚山澹无姿,赣水清可厉。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锻鍊新诗摘锦囊,笔驱秀丽汝川傍。气横阿剑疑干斗,韵逸丰钟必待霜。
遒劲狂挥毛颖疾,淋漓醉扫麝煤香。珠玑喜就鲛人乞,收拾端期百斛量。
作客何其久,回头昨少年。羁情空复尔,乡思故依然。
籍隶梅州古,村名白渡前。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崖巅。
鳞次比邻接,瓜绵一脉延。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
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
伏腊童翁集,堂阶子姓联。豚蹄祈岁社,柏酒介眉筵。
乐事丘园旧,良辰景物妍。冬初梅已笑,秋尽菊犹钿。
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
树树飞蝴蝶,山山答杜鹃。鹧鸪多草际,翡翠只沙边。
候过清明节,人忙谷雨天。茶时偏麦熟,馌日又蚕眠。
叱犊声喧野,湔裙影倒渊。蓑衣携锸出,箬笠采山还。
有市才通里,凭栏即在川。两三江上阁,七八渡头船。
风雨归渔筏,朝昏响涧泉。桐蹊开酒店,榕径歇柴肩。
笋蕨纷投筥,鱼盐各守廛。檐堆柑子大,盘货荔枝鲜。
生小贪游戏,情闲那弃捐?趁墟呼辈行,绕膝索馋钱。
遇钓敲针学,逢花卷袖搴。长歌爱樵答,短笛羡牛牵。
九日登高屐,中秋斗饮拳。踏青衫楚楚,访友带翩翩。
课旷愁师责,来迟得母怜。江湖宁此志,漂泪竟成缘。
始尚依南粤,今仍滞北燕。亭从五里别,月渐百回圆。
积面尘难扫,骑驴蹇岂鞭。化缁原是素,入梦必于田。
便好留盟誓,终当问陌阡。归来他日事,先倩画图传。
余生本椎鲁,家世服櫜鞬。郤縠从吾好,毛苌授尔言。
雄心追定远,长技怯楼烦。萤火偏能集,韦编不厌翻。
并忘鱼在釜,宁羡鹤乘轩。三黜偶齐惠,沉酣讵比髡。
弓韬消月影,甲绣尽苔痕。投璧宜遭剑,弹冠反戴盆。
蛾眉羞再画,驷舌亟须扪。野性抛鸡肋,霜蹄蹶虎贲。
蓬蒿张仲室,鸟雀翟公门。一葛何曾纩,聊饔孰继飧。
寒泉濯以洁,晴旭负之暄。减产至空壁,为佣且灌园。
土浇吴伯里,俗薄买臣村。羽铩悲笼鸟,途穷叹槛猿。
亭争留故尉,市惯辱王孙。稚子皆来笑,公侯敢去援。
幸逢齐傅琰,得御汉陈蕃。恍见德星聚,还看威凤鶱。
回翔空五岭,睥睨小中原。飞翰金飙迅,垂函玉露繁。
南邦孔翠穴,大海明珠源。白羽边书静,朱弦郢曲翻。
狂犹思鲁士,忠许吊湘魂。覆瓿终捐弃,雕虫幸记存。
云泥谁隔分,风雅愿同论。官橐冰壶冷,公庭玉树温。
徒怀祢衡刺,未共孔融尊。欲遂称知己,居然说感恩。
霁余屐齿印山苔,兰若相期到远隈。迤逦登椒仍在麓,寂寥闻梵半披莱。
湿侵贝叶花初雨,锡卓嵚岑鹤共来。初地堪符灵峻□,祗桓不藉布金开。
倾盖相逢意颇深,高轩银烛夜沉沉。斗边久识丰城剑,堂上初听单父琴。
百里讴吟欣化俗,千秋风雅重知音。别来复枉瑶华赠,回首山城思不禁。
嗜澹务坟素,端居世机绝。微风被崇梢,撩乱书几叶。
山家晨烟薄,日晏远春歇。庭寒掩馀书,剥啄谢过谒。
幽怀忽浩然,高咏脱音节。
渤海三神山,蓬莱隐嵯峨。仙人桂叶舟,浮矣明月波。
惊尘不可到,飞鸟不能过。世人但传闻,欲往为奈何。
胡然古荒王,甘心事欺詑。于今祷祠迹,往往存山阿。
当时燕齐间,方士肩相摩。遗俗颇沦胥,官不严禁诃。
子去为邑尹,施舍各有科。兹实系教化,无宜反媕婀。
平生学诗书,仁术尝切磋。毋曰百里小,民人岂不多。
谁当之武城,敢复闻弦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