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春风吹春春雨肥,畦南畦北腻如脂。日食都无万钱费,先生自有畦中芝。
朝为羹、暮为糜,软蒸烂煮皆所宜。撑肠拄腹卧不得,夜半起舞还生悲。
可怜四海多疮痍,民财已竭民力疲。烹龙炮凤日不足,肉食诸公知不知。
君不见,咬得此根事可为,岂无大道能济时?先生莫守千瓮韭,要令四海无寒饥。
九日至黄州,欣然独西笑。赤壁落吾手,于焉恣游眺。
一杖陵层崖,划然发长啸。把酒呼鱼龙,踞石登虎豹。
小亭遗像在,长髯侧乌帽。卓哉东坡叟,煜煜神光照。
群儿戏弄兵,蚁斗何足道。想公吊古心,还为后人吊。
鹤影落寒空,笛声来远棹。杖策下荒岑,江烟起渔灶。
湖海论诗日,惟余最少年。大名安石动,小友步舒怜。
竹里曾悬榻,花间屡泊船。渔庄今日路,肠断落星边。
去年今日节,侍母奉鸡豚。膝下立诸子,怀中抱幼孙。
扶舆花满径,酌酒果当轩。语笑风帘外,盘蔬款弟昆。
问讯君来日,严亲近若何。想应头戴雪,犹是足奔波。
迹履公门少,心悬子女多。相思未相见,徒自泪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