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难日作三首 其二 示汋儿

子职未伸,君恩未报。当死而死,死有馀悼。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已定复摇春水色,似红如白野棠花。
常爱东陵早拂衣,我行曾不叩荆扉。
凭君天柱峰头望,看我扁舟几日归。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丰年。
孙公顷以清净化,我来代之惭二天。
人物高传卧龙里,神仙近接弄珠川。
汉光旧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
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
我亦明时得君者,出处十载功不前。
尚得州麾养衰疾,优游岂减居林泉。
因逢故人作宴喜,琴樽风月夕不眠。
之翰诗诗来若金石,重于我辈何其偏。
相其直道了无悔,宁争蠖屈与鹏骞。

米家父子皆好奇,戏弄笔墨女小儿。三百年来传几手,坐见销铄同春澌。

丹青驰誉士所耻,勉强徇物宁非痴。苍梧之山郁?嶬,重华往矣空寒飔。

猿啼凤去竹迸泪,白日惨淡令人悲。潇湘洞庭连鄂渚,江汉波涛动荆楚。

不见轩辕张乐时,水妃怨泣鲛人语。问君此图何处得,中有远意众莫识。

君不见岐阳石鼓字泯灭,千载犹为人爱惜。

芝田蘅薄,明珠翠羽。想当年、洛水淩波步。尚忆君王,留怨种、枕遗金缕。

为多情、迟君东路。神人閒阻。神光离合,空怊怅、斜阳烟树。

今日东阿,也邺下、风流终古。最伤心、感甄遗赋。

记微波小榭,五柳名园,风月徜徉。小筑临流屋,有牡丹国色,桂子天香。

鼓○一朝仓卒,松菊顿荒凉。想赉砚楼高,归云洞古,总付沧桑。

金阊。更回首,只蔓草荒烟,碎瓦颓墙。碧血埋何处,叹苍头黄耳,都化磷光。

即今燕飞重到,难认旧雕梁。待更葺香泥,金狮巷口空夕阳。

新苔凝础,閒雀窥帏,澡兰旧节。画鼓声沈,燎炉焰短愁篆结。

不信邻笛惊风,助晓吟凄咽。墙角双榴,褪红还上裙褶。

梅雨江南,送离魂、怨流菰叶。楚云章句,沈沈秋心半箧。

晼晚归帆何处,恨路长波阔。呵壁荒唐,酹觞清些谁答。

南海衣冠盛,东山物望专。鹿门绳祖武,虎观仰前贤。

古道江河下,清风水石边。中流凭砥柱,薄俗仰陶甄。

白首明经日,青云卷翮年。还童丹九转,娱老易三编。

举案庞眉并,趋庭彩服翩。门无题凤客,溪有钓鱼船。

绕径栽红药,开池种白莲。閒寻宗炳社,来问远公禅。

鸠杖时安步,蓝舆或比肩。山林今宰相,烟火老神仙。

玄鹤传云笈,青鸾寄彩笺。蓬莱曾有约,弧矢正高悬。

谷旦日初曙,中秋月渐圆。主人誇矍铄,宾客舞蹁跹。

锦绣华封祝,觥筹梓泽筵。半酣人似玉,高咏笔如椽。

愧我游方外,因君念昔缘。野芹惭献曝,钟鼎懒垂涎。

一见频惊老,相逢畏问年。风尘归未得,松柏老弥坚。

杖国春秋富,空门岁月偏。愿随鸿鹄后,翘首彩云天。

龙孙头角旧青霄,蜕甲斑纹永不凋。偃月制成笼短鬓,切云剪就映高标。

都门挂后制心净,湖曲归来逸兴骄。酒漉葛巾慵更著,行吟搔首自逍遥。

玄牝机关不死根,自消自息自氤氲。暖于燄燄九微火,轻似飘飘三素云。

白玉池心流晓润,紫金炉口袅馀熏。未知与道相应否?试作新诗一问君。

岿然屹立此何为,先有民间口作碑。百世循良谁续传,青天白日照生祠。

我爱此塘好,碧水映红蕖。垂杨袅袅烟笼,绿发倩风梳。医却尘埃俗病,唤起沧浪幽兴,怀抱一时舒。更把直钩钓,得意不须鱼。忆当年,吟北渚,醉西湖。兰舟撑入云锦,未必画中如。世事春风一梦,回首欢游安在,烟海隔蓬壶。清赏有今日,题壁记来初。

清阴不叹晚寻芳,缥缈缃云翠袖长。萼绿江花输带叶,醉红蜀艳恨无香。

南州气味连三月,东晋风流共一觞。老眼寒来易愁绝,温柔乞与醉中乡。

一树轻冰冻,满林疏蕊香。殷勤托花讯,惆怅惜年芳。

远寺钟声寂,高楼角韵长。有怀不可见,寤寐意难忘。

细雨霏霏酿暮寒,春深犹怯敝裘单。崖根石润生新溜,楼角窗虚失远峦。

海上有书诗债逼,山中无事睡乡宽。胡床且觅瞢腾梦,一任林花满地残。

山中眇然意,此意乃平生。常日望鸣皋,遥对洛阳城。
故人吏为隐,怀此若蓬瀛。夕气冒岩上,晨流泻岸明。
存亡区中事,影响羽人情。溪寂值猿下,云归闻鹤声。
及兹春始暮,花葛正明荣。会有携手日,悠悠去无程。

小山香尽更无香,一树寒烟桔柚黄。吟出落霞秋水句,喜无风雨到重阳。

同人永日自相将,深竹闲园偶辟疆。已被秋风教忆鲙,
更闻寒雨劝飞觞。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日霜。
醉里欲寻骑马路,萧条几处有垂杨。
相携出井邑,轻舟泛秋水。
樵响满晴山,游霭缘原起。
濯足湖上流,浩思方如此。
长涂无骥足,短发有渔舟。
感叹如同日,羁牵自去秋。
寒灯知客意,鸣柝乱人愁。
屏上山川记,何因认汴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