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郎还天台

孙郎昔日赋天台,金石音声锦绣才。惆怅赤城霞欲尽,桃花如梦却归来。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猜你喜欢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
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玉辔青骢去不归。锦中频织断肠诗。窗凭绣日莺声婉,帘卷香云雁影回。金缕扇,碧罗衣。蝶魂飞度画阑西。花开花落春多少,独有层楼双燕知。
高山处处著虚轩,来此凭阑便欲仙。
下视浮云隔黄雾,平迎行日上青天。

雨斗雪声相杂下,飘萧密势洒空来。北风有意待寒腊,只放飞花一半开。

我本自为芳,清心来众赏。不作却聘书,高名自标榜。

一任朱门游,终焉逢户想。睇彼隐君子,热中劳俯仰。

朝住青云下,暮蹑华堂上。翩然意气增,春温变秋爽。

俯念此微生,荣落任天壤。虽然草木姿,窃用资生养。

枕之双目明,服之年寿长。看君出北山,名实何卤莽。

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当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兰桡。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

夜静单衫露冷,玉人何处吹箫。

骑箕化鹤已神仙,两母云山隔一天。安得老人相晤对,与君同侍话当年。

鳌台握别一年馀,蓬室萧疏几索居。落日千家戎马急,孤城万里阵云舒。

催人短鬓时时白,人望长江滚滚虚。矫首未能同笑语,青灯仍得近高庐。

斜阳虚阁敞松寥,阁下寒江万里潮。山木叶稀苍鼠窜,海门声起大鱼骄。

百年几度双丸速,一盏閒愁万古消。安得此间容我隐,沧洲无事狎渔樵。

坝北坝南河水平,客船争缆水云腥。乡音吴越不可辨,灯火黄昏如乱星。

思妇临高台,长想凭华轩。弄弦不成曲,哀歌送苦言。

箕帚留江介,良人处雁门。讵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

日暗牛羊下,野雀满空园。孟冬寒风起,东壁正中昏。

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谁知心思乱,所思不可论。

中道迫生理,忧患未渠央。用此较古今,常疑今世长。

息肩幸一憩,忽已鬓发苍。颠倒百年间,悲乐安可量。

梦中逢故友,相与倾壶觞。举觞梦即觉,此酒谁复尝。

草木依寒暑,荣悴尚有当。人生顾异此,弱质徒皇皇。

乔松不可愿,放志聊徜徉。

淮南入幕皆名士,边土从军总贵游。万里又劳丞相出,九重独使圣君忧。

禾生异亩虚占斗,木落空江欲变秋。召伯埭前听报捷,高邮城外解通舟。

《六典》《周官》炳揭橥,輶轩绝域更蒐书。中西政法原同贯,始信荆公太阔疏。

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徐生异凡鸟,安得非时鸣。
汲汲有所为,驱驱无本情。懿哉苍梧凤,终见排云征。

梁代君王只慕禅,台城何事更求坚。半湾断壁围春草,尽有閒人学放鸢。

天远湖南渔火稀,隔林钟磬度微微。
不知此夕幽人兴,月出僧房归未归。
一人道有一人无,正令全提肘后符。
昨夜虚空开口笑,石人吞却洞庭湖。
一夕西风客思惊,雨声飒飒和江声。
酒因病减愁偏重,衣为寒添橐渐轻。
渔火夜腥云梦泽,瘴烟秋锁岳阳城。
无端又破还家梦,楚水依然绕去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