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别叶庭荗

临岐莫厌酒杯深,此去何年更盍簪。秋塞比来多便雁,殷勤时慰故人心。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吴中十日涔涔雨,歊蒸庳下豪家苦。可怜临顿陆先生,
独自翛然守环堵。儿饥仆病临空厨,无人肯典破衣裾。
eQ蠃时时上几案,蛙黾往往跳琴书。桃花米斗半百钱,
枯荒湿坏炊不然。两床苮席一素几,仰卧高声吟太玄。
知君志气如铁石,瓯冶虽神销不得。乃知苦雨不复侵,
枉费毕星无限力。鹿门人作州从事,周章似鼠唯知醉。
府金廪粟虚请来,忆著先生便知愧。愧多馈少真徒然,
相见唯知携酒钱。豪华满眼语不信,不如直上天公笺。
天公笺,方修次,且榜鸣篷来一醉。
难唤林逋伴客游,占春亭畔独夷犹。
一花两蘂意方远,三岛十洲香已浮。
清晓园林霜似练,黄昏栏槛月如钩。
若还说著和羹事,只恐渠侬笑不休。
九十春光好,周流人鬼关。
人情轻似土,世路险于山。
俯仰经行处,死生谈笑间。
近时最难得,旬日海陵闲。

历历残更,沈沈深院,坐冷宫斋桦烛。檐雨滴、人声渐悄,又廊外、茶响将熟。

想外边、片片琼英,都解向、红板桥南堆簇。怅何计寻香,无聊展画,小检齐纨零幅。

遥忆粉娥调脂盝。恰和泪匀铅,忍寒皴绿。簪花格、红欹翠弱,没骨绘、神全韵足。

料霜毫、写欲成时,衬纤月如银,斜支臂玉。且吟弄空花,摩挲秋扇,也算探梅林麓。

清江一曲绕柴门,乐志轩中隐趣繁。满种琅玕隔尘杂,更裁简册课儿孙。

鼓枻随渔父,乘槎老客星。莺声花屿暖,龙气雨潭腥。

波绿澄湘浦,天青合洞庭。谁知渔子饭,绝胜五侯鲭。

司花工剪蜡,墨客巧抽脾。酝藉无梅操,生香认得知。

木人睡足理精神,大地山河勿一尘。不是解谈无口论,由来不及世间人。

在昔我先翁,礼廑先正隆。
潭潭带湖府,凛凛玉溪风。
夜韭觞筹里,春花唱咏中。
怀哉秋水去,世好孰如公。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夜宿溪头十里村,数星渔火照离门。
雁山峭绝经行处,犹带烟霞入梦魂。
旟鹆出林莽,羽翮半摧残。
于人两无猜,终朝自盘桓。
仰若有所语,俯若有所干。
日暮相随归,彳亍绕檐端。
朝鸣随所止,夜宿随所安。
本非云霄姿,不必慕高骞。
永无鹰鹯患,勿羞鸡鹜餐。¤

腊月风凄凄,独坐对图史。有客叩我门,揖言归故里。

故里莆之阳,壶山连九鲤。主人结茅庐,郁郁溪山里。

一笑天籁鸣,下笔烟云起。养就双羽翰,咫尺云霄拟。

何以赠君行,汀兰与江芷。

父子相传履制奇,青丝细软合时宜。声随鸣佩君王识,影落飞凫太史知。

泥滓乍离归隐计,香云才振上升期。年来敝屣无心弃,却笑干将补较迟。

习嬾身无用,幽偏性所欣。
校书随马队,临贴爱鹅群。
公子悲春草,佳人隔暮云。
此山归计決,未信有移文。
峭壁横空限一隅,划开元气建洪枢。梯航百货通邦计,
键闭诸蛮屏帝都。西蹙犬戎威北狄,南吞荆郢制东吴。
千年管钥谁熔范,只自先天造化炉。

袅袅拂虬髯,离离悬马乳。曾倾银瓮香,一博凉州史。

汉将屯田地,阡畦半未荒。一关横塞徼,五部杂氐羌。

宿火熬茶酽,新泉酿酒香。瓜沙何处是,极目眺斜阳。

严霜夏杀草,冻雨夹尘飞。萤翼绕高木,黑云曳其辉。

伊肯遘时危,风云转眸违。豺虎长羽翰,全藩无完衣。

谁抱素玉光,而不以瑕归。丈人矢冰心,遘危以无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