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西涯

蚤年书剑客京师,愧以疏慵辱子知。龙榜已欣曾并举,凤池犹幸重相随。

交游满眼还谁厚,尔汝忘形有宿期。总道玄都盛桃李,东风宁肯弃残枝。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晓看楼殿更鲜明,遥隔朱栏见鹿行。
武帝自知身不死,教修玉殿号长生。
凭槛辍繁务,晴光烟树分。中邦均禹贡,上药验桐君。
满径风转蕙,卷帘山出云。锵然玉音发,馀兴在斯文。
三十余僧眼似眉,白云深处聚头嬉。
烧枯柴火煨山芋,拽木罗笼总不知。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鸑宿,蒹葭夜夜寒。

少年初赋远游篇,曾看三湘七泽连。共是玉皇香案吏,他时随去挟飞仙。

鲁阳关外晓闻笳,官柳千行雪满沙。想得高斋人睡足,城头吹笛落梅花。

羽书催去。落絮飞花萦不住。湖上流莺。欲别频啼三两声。刘郎未到。孤负东风何草草。今度重来。不放桃花取次开。
*银*。龙虎降。自在逍遥吸九江。从思恶肉腔。结红霜。赴蓬庄。万朵金莲簇宝幢。方知好道庞。

玉梅含腊传香,瑞萱秀茁开三四。莲花沈漏,熊罴占应,洛阳名世。

岁比甘罗,□□□□,累棋观志。向修文寓直,仙楼侍宴,梁王宝,真难俪。

多少襟怀未试,暂超然、壶中游戏。试看献策,归瞻旒□,太常勋纪。

歌遇巫云,舞回邹莞,金钗扶醉。有阴功仙赐,丹砂十纪,寿祺全畀。

碧槛芙蕖隔水遥。绿树阴阴,迎凉初到赤栏桥。鱼子兰浓侵绣带,鹅儿酒薄晕红潮。

珠汗轻沾粉未消。宝袜重收,六铢衫子怯冰绡。阶下流萤飞一点,画眉楼上独吹箫。

露冷风清八月时,山河影里见琼枝。春禽忘却秋容淡,每向花间斗浅眉。

节寿堂深百堵旋,摩挲尺五是青天。狂生踯躅寻常路,舅氏孤高七十年。

锦绣看花堆槛外,弦歌闻鸟和檐前。道中尽有无穷趣,惟见桃源洞里仙。

暝烟摇梦孤城闭。依依旧游如此。废驿霾云,荒堤咽雨,谁遣飘零身世。

前尘易逝。便坠絮为萍,更无秋蒂。侧侧微波,再来总是断肠地。

颓垣尚衔莫紫。暗风吹戍角,犹绾羁思。系马轻阴,调莺旧曲,不分而今憔悴。

危阑更倚。也应念攀条,酒边书记。一抹残阳,乱鸦啼倦垒。

岩扃寂寂几经春,中有神仙隔世尘。不假栋梁为大厦,尽藏今古往来人。

京口人来说禁江,似闻胡骑再跳梁。
夜来急递传新报,见说官军战顺昌。
尘埃隔处地天宽,选胜携觞且笑欢。
不惜逍遥投杖屐,何妨磅礴解衣冠。
晴余岚重雨犹落,秋老天高酒易寒。
世事悠悠双眼外,与君飞瀑醉中看。

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

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隔竹通晕月自妍,樽前宝炬不须然。
毫飞阁上宝林溼,句落云间万井传。
佳节敢辞通夕醉,宿酲还傍小窗眠。
鬓边黄菊应相笑,白发较多似去年。
归梦悠飏见未真。绣衾恰有暗香薰。五更分得楚台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