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衮,生卒年不详。排行三,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冯定之子。登进士第,宣宗大中四年(850),为凤翔节度使郑光幕判官。次年,光徙镇河中,又为其节度副使。入朝为祠部郎中,懿宗咸通时迁给事中。后出为苏州刺史。暇日多纵情饮博。尝大胜,因以所得与座客,并赋《掷卢作》诗。事迹散见《旧唐书·冯宿传》附,《南部新书》卷戊,《太平广记》卷二五一、卷二六一。《全唐诗》存诗2首。
两年不厌草堂低,颇爱晨昏出入齐。长日经过无主客,祗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厩马似知人意思,临岐回首再三嘶。
古树何年种,归禽来一双。茅斋读易罢,摇影入閒窗。
胭脂点染天涯树,迷离变成朱紫。雁背霜痕,鸦边霁色,写出平林萧寺。
篷窗醉倚。指流水空山,落霞飞起。驻得丹颜,此中应有赤松子。
凭高还更极目,望江城似画,秋艳如此。锦叠华年,绯荣晚节,烂漫乾坤生气。
春江未抵。笑不耐西风,世间桃李。照醒荒寒,夕阳天万里。
任宿须句国,烟云拥汶河。长亭东接岱,短棹北通阿。
万井楼台壮,千郊衍沃多。无盐城突兀,司隶石嵯峨。
夜月喧箫鼓,春风扇绮罗。钿车香不扫,步障锦相摩。
地尚雄千乘,人犹慕四科。故侯敦学校,俊士乐弦歌。
紫闼悬金榜,朱楼响玉珂。自天沾湛露,率土育菁莪。
衮冕明虫藻,樽罍列象牺。淹中书在否,稷下事如何。
沂咏难逢点,邹迁尚忆轲。明朝燕赵去,万事付沧波。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其辞曰:
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野有归燕,隰有翔隼。游氛朝兴,槁叶夕殒。于是乃屏轻箑,释纤絺,藉莞箬,御袷衣。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何微阳之短晷,觉凉夜之方永。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兮,望流火之余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独辗转于华省。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伏首而自省。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苟趣舍之殊涂兮,庸讵识其躁静。
闻至人之休风兮,齐天地于一指。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行投趾于容迹兮,殆不践而获底。阙侧足以及泉兮,虽猴猿而不履。龟祀骨于宗祧兮,思反身于绿水。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绂以高厉。耕东皋之沃壤兮,输黍稷之余税。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鲦之澼澼。逍遥乎山川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岁。
嗟余亦萧瑟,万感荡无边。病骨迎秋瘦,羁愁逐雨悬。
风云幻人海,霜雪逼残年。对镜羞华发,伤时一怆然。
波映山颜丽似苔,封江两岸锦帆开。淩风抢雾两边去,踏浪冲星月下回。
片片白云排石壁,声声鱼笛落江梅。仙舟李郭欣相得,击楫空明远溯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