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阶飞霰,算东阳、带眼朝来都缓。一纸绵绵思远道,比似此情还短。
屧径萝凋,剑池枫落,莫弄参差筦。春灯初试,峭寒犹恋孤馆。
悽惋。携手丛祠,霜前絮酒,曾送南征雁。廿载重逢青鬓改,愁与吴云俱乱。
淮上秋山,彭城夜雨,独我肠堪断。故人休问,暗尘不上行卷。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谁谓三年久,不如兹夜长。
老来百事一无能,寒燠随宜护寝兴。小院回廊慵勃窣,围炉暖阁便瞢腾。
向阳挟策明开牖,隐几听歌厚覆凭。闻道转庵新结束,宛同臭味我良朋。
我欲游名山,此地无峻岭。祇此一亩园,规画亦井井。
编篱藉筼筜,薙草辟蛙黾。茅屋三两间,已足供游骋。
人生易百年,转移在俄顷。何如此小住,朝夕今以永。
池塘春雨痕,花坞夕阳影;数弓虽不廓,颇亦称胜景。
老去宁知岁月迁,清凉不觉过炎天。
谁家玉笛吹残照,何处双砧捣暮烟。新雁参差云碧处,露光明滑竹苍然。
无言独对秋风立,流水光阴半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