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写望

云中日气乍如灰,剑倚天边尚有台。紫塞秋风随马度,白登寒色压城开。

禁中颇牧当时用,宫后娥眉万里来。飞将有孙殊可念,白头还作望乡哀。

(1747—1807)清广东钦州人,字伯求,号鱼山。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授编修。补刑部主事。性至孝,父丧,遂不复出。遍游五岳。工诗词。有《小罗浮草堂集》等。
  猜你喜欢
酒法众传吴米好,舞衣偏尚越罗轻。动摇浮蚁香浓甚,
装束轻鸿意态生。阅曲定知能自适,举杯应叹不同倾。
终朝相忆终年别,对景临风无限情。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文章习气消未尽,般若初心老渐明。
粗有春秋传旧学,终凭止观定无生。
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世名。
须发来年应更白,莫留尘滓溷澄清。
三入承明已七年,自惭踪迹久妨贤。
吾子几时归凤阁,病夫方欲买渔船。
季路旨甘知已矣,潘安毛鬓更皤然。
举人自代何由得,归去东臯种黍田。
踏遍武康境,铜山分外幽。
师今提奥恉,谁不仰风流。
松老巢玄鹤,车闲卧白牛。
一时冠盖拥,欲去更迟留。

济时方略满心胸,卜筑依城乐事重。岂是求田谋万顷,聊因学圃问三农。

高牙暂借藩维重,燕寝未须归兴浓。且为君王开再造,它年植杖得从容。

西园春早,
夹径抽新草。
冰散漪澜生碧沼,
寒在梅花先老。

与君同饮金杯,
饮馀相取徘徊。
次第小桃将发,
轩车莫厌频来。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别离有杨柳,折赠拟琅玕。古道千人失,时才一尉难。

清秋开少府,紫气指长安。梅福称仙仕,蒲城得吏欢。

河声公檄静,岳色讼庭寒。鸿雁云中出,芙蓉月下看。

三秦至豪杰,两汉数衣冠。冯翊今遗邑,何轻佐幕官。

轻薄筝尘,零乱钿粉,当筵恨压眉小。密绪连环,清吭掩扇,凄隔秦天缥缈。

蕃马屏风,有暗月、窥人偷照。玉杵深盟,金钱浅掷,顿催欢老。

八九惊乌依树少。定输与、羁雌鸣绕。毳幕恩新,珠田梦远,蓦并归愁抱。

惹花前、閒泪落,停杯处、相看一笑。谁打鸳鸯,锦塘空、孤眠到晓。

浮黎始上青,浩气长空濛。溟涬窈无朕,端倪那可穷。

梵川玉虚界,不与诸天同。群仙时遨游,翳凤驾赤龙。

年寿罔有极,莫能测其终。泛咏黄云里,肃侍弥罗宫。

杏梢如怯晓寒轻,相对无言却有情。忆得上都春睡足,隔墙时听卖花声。

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闲庭独立鸟关关,
争忍抛奴深院里¤
闷向绿纱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今年却忆去年春,
同在木兰花下醉。
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绿杨风送小莺声,
残梦不成离玉枕¤
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青蛾红脸笑来迎,
又向海棠花下饮。
春早玉楼烟雨夜,帘外樱桃花半谢。锦屏香冷绣衾寒,
怊怅忆君无计舍¤
侵晓鹊声来砌下,鸾镜残妆红粉罢。黛眉双点不成描,
留待玉郎归日画。

忆昔同游衡岳时,五峰形影日相依。经画晨昏供粥罢,紫云侍坐送斜晖。

欲寻浙子水云客,共看皖江冰雪颜。

阖闾藏窆处,白虎卧其丘。殉葬剑已化,金精犹上浮。

秦强事穿伐,鬼功叶人谋。刳肠裂青壁,沥髓发寒流。

树色不知古,蛟龙郁相樛。蜕影入深窈,铁花绣吴钩。

供庖绠汲馀,千人宜浣漱。生公昔讲经,聚石石点头。

至今盘石上,法云垂荫稠。宅坊何年建?凌虚出飞楼。

北牖俯平楚,西轩延广畴。登临小吴会,万象一目收。

韦白题诗后,物华压雕锼。胡哉幽独君,窅然遗清讴。

兹山起原隰,山形如覆瓯。我疑星游空,堕地得长留。

不然驾海来,六鳌为载辀。现成般舟台,不以闻思修。

客过阊门西,看山几回眸。是节风日美,招携有扁舟。

旋棹午景停,系篱野阴稠。行酒进熟啜,饮阑归意遒。

词客思如云,尚书气横秋。吾衰落人后,技痒纪斯游。

谬语尚可芟,芜秽焉能廋。

枝头疏蕊吐檀心,借日娇黄色浅深。
却倩红梅来作伴,要看明玉间良金。

我来岭西访铜柱,怀古一赋《铜马篇》。摩挲铜鼓况已屡,有若手量铜马然。

忆昔伏波下交趾,骆越鼓正鸣阗阗。闻声岂独思将帅,揽辔万里秋风前。

平生阅马千万匹,老眼默识形神全。想像骅骝立突兀,斑驳霞雪生云烟。

空际嘶闻或风雨,意中蹄阔无山川。遂空万古凡马相,一借三尺铜精传。

诏书特置宣德殿,太仆黄门几曾见。夜半房星忽下流,铜龙掠影如飞电。

谁识来从鸢跕乡,却教作式龙楼院。武皇旧立金马门,渥洼天厩如云屯。

当时枉费往西使,似尔才空冀北群。须信骊黄牝牡外,别有倜傥权奇存。

买骨谁能悬揣度,按图更要勤求索。定视蹄高鬣尾垂,不烦锦辔黄金络。

天机一片铸尔成,为尔暑寒燥湿无变更,就我模范腾光晶。

世间岂少九方皋与东门京,漫说骐驎地上行。

对花呼酒数,留客索诗频。谈笑真惊座,风流迥出尘。

车圆何择地,春好总宜人。闻说罗城柳,年来亦转新。

救主当年羡的颅,谁知殉主有龙驹。哀鸣祇为冤魂诉,立毙还将正气扶。

伏刃厕桥伤国士,改鞍衢路愧庸驽。古来多少捐生事,得似庵前就义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