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清秋不可奈,先自懒登楼。
一雁叫寒水,数峰生远愁。
乾坤消剑气,江海笑诗流。
不解人间事,眠鸥尽自由。

  冯去非(1192~1272以后),字可迁,号深居,南康都昌(今江西省都昌县)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为淮东转运司干办。宝祐四年(1256),召为宗学谕。丁大全为左谏议大夫,三学诸生叩阍言不可,理宗下诏禁戒,且立石三学,去非独不肯书名。宝祐五年(1257),罢归庐山,不复仕。景定三年,为范晞文《对床夜语》作序,并有书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论诗以气节自尚。年八十余卒。去非与丞相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抗善。吴文英有词与之唱酬。《全宋词》从《阳春白雪》中辑其词三首。《宋史》有传。

  猜你喜欢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半岩开一室,香穟细氛氲。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
律持僧讲疏,经诵梵书文。好是风廊下,遥遥挂褐裙。
自古齐山重九胜,登临梦想依依。偶来恰值菊花时。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昨夜一江风色好,平明秋浦帆飞。可怜如赴史君期。且当酬令节,不用叹斜晖。
解手亭皋才几月,春风已复动林塘。
稍迁右史公何泰,初阅除书国为狂。
日出想惊儒发冢,风行应罢女争桑。
东坡手种千株柳,闻说邦人比召棠。
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分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自从南北避胡尘,怀抱衰残不复新。万里家乡常入梦,一帘风雨最关春。

红疏绿暗能伤客,江静山明却慰人。老去也知登览倦,闭门僵卧动经旬。

楚山入武昌,连峰到江尽。危亭据九曲,江树遥可认。

东坡千人耳,名与此山峻。壁间颖滨记,微叹转清润。

长沙擅攻伐,当日比廉蔺。平生慕圣禹,事乃儒者近。

至今读书处,老桂散馀韵。来游生苦晚,入世遘多衅。

谁言不逮古,差喜陪雄俊。尚书实挺生,忧国带霜鬓。

高宾有梁蒯,声实各隐磷。峰头立小语,万古入鸿阵。

部民争拥看,诸岭为微震。贱儒世虽弃,济胜颇能奋。

登临摩倦眼,私淑窃自信。被发行归山,振衣向千仞。

碧玉槎桠金粟小。山路惊秋老。倒倚湿寒烟,似怯秋风,阁泪啼清晓。
铜壶冷浸宜深窈。人试新妆巧。云鬓一枝斜,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

酒进琼浆脯擘麟,何年重得驻飙轮。仙家日月都如此,莫说蓬莱海有尘。

昔年扶侍恋居诸,岭海燕吴色笑舒。游纪东征曾作赋,情牵北望久悬舆。

颇嫌孝养资征檄,不信瞻依忍绝裾。母子余生将互倚,终焉岂独爱吾庐。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麏麚迹。

落日荒烟野水滨,鹧鸪啼处有行人。东风记取沅湘道,兰叶兰花一路春。

黄山骊岭起嵯峨,万里征车此再过。愁里关河劳远望,客中风物易悲歌。

烟残古戍行人少,日落边城战马多。归去吴门秋雁候,音书应寄到岷嶓。

下马天未明,风高雪何急。须臾路欲迷,顷刻山急白。
鸡犬寂无声,曙光射寒色。荒村绝烟火,髯冻布袍湿。
王事不可缓,行行动凄恻。

四十二人会,江亭修禊时。不期今握手,始得读君诗。

仙骨自然好,古情良足悲。琼楼最高处,试把铁箫吹。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黄山青兮峛崺,三十六峰兮森起。
草芸芸兮金吐华,石浥兮玉成髓。
若有兮薜荔衣,掬芳润兮凌险巘。
朝撷英兮岩窦。夕揽秀兮溪湄。
招浮邱兮为侣,岂刘陵兮自迷。
疗膏肓兮下土,陪轩辕兮与归。

世变关心意不平,绛帏终夜侍谈兵。九重宵旰忧群盗,三窟经纶羡钜卿。

庙算即今容败将,天心终古爱苍生。底须惆怅江南路,百万黄巾识姓名。

我见世中人,开口便讲理。将理与人争,还是不明理。

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争人所不争,不争之争矣。

屡易烟霞弃,山应号再成。峰峦新结构,洞壑小经营。

画意粗能具,诗心最忌平。名园输半亩,犹擅笠翁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