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山根走入海,出海更成山。一碧揩铜镜,孤青拥钿鬟。
潮生春蛰起,月黑夜珠还。谁复能齐物,蜉蝣天地间。
祝融高不测,云雨及其半。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九州有馀览,旭日夜中旦。临睨怀百忧,因高发南叹。
学非歆向擅家声,僮指仍惭左蜀程。梦月自怜名旧识,屠龙何补技先成。
悲缠风树新创钜,心折家园独鸟惊。樵斧渔竿有真趣,不应邻叟怪逃名。
涉五经旬一风雨,三边安帖屡年丰。但知风虎云龙会,不见弥缝辅赞功。
红棘黄荆樵斧归,芭蕉学画指如椎。中间一叶浑相识,记得前生盖鹿来。
春郊大堤无尽头,沈郎走马著红裘。回鞭故遣穿杨柳,冲落杨花扑紫骝。
我常被酒玉山堂,风物于人引兴长。银丝莼荐野鸭炙,金粟瓜取西杨庄。
山头云气或成虎,溪上仙人多讶羊。何处行春《柘枝》鼓,阆州《竹枝》歌女郎。
山中酒熟客初至,正是东林月上时。痛饮不知过夜半,深山风露下松枝。
泥滑滑十步,棱挣五步蹶。我行欲借东,家驴一蹶翻。
然四蹄折呜,呼宁可徒行。费脚力驴死,家贫偿不得。
傍花春日趣,未必胜秋吟。霜落水清浅,木凋山静深。
淡容存老菊,爽籁得禅林。空谷经行处,幽怀更不禁。
台城越西隅,萧飒秋岩清。金镛卧不起,?峞如长鲸。
岁久厚地裂,半与泥沙平。下压黄泉脉,上腾白虎精。
虚中广百围,出入纵横行。不知何代物,漫灭无其名。
碧埋鬼血鲜,红蚀土花萦。日月光摩荡,风雷力支撑。
对之不敢叩,肃肃栖神明。正始久歇绝,甘同秋草并。
太宝关天意,显晦非人争。庙廷奏箫韶,世自求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