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朋友家做客,和主人一起吃饭,嫌弃食物淡而无味。主人听到之后,于是又在菜里添加了盐。他吃了后觉得很美味,于是自言自语说:“菜之所以味道鲜美,是有了盐的缘故。很少就如此,何况量多的时候呢?”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不吃菜只吃盐。吃过之后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注释
食:食物。
闻已:听罢。
更:再次。
益:增加。
既:已经。
空:空口。
口爽:口味败坏。
所以:……的原因。
复:再。
爽:差、败坏。
智:智慧。
故:缘故。
反:反而。
患:祸患。

佛典<a href="http://www.ayiya.cn/poetrys/category/331">故事</a>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一个很远的朋友家里去。主人便很殷勤地招待。并煮了好几道好菜招待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盐,所以每道菜都淡而无味。这位客人对主人说:“你今天烧的菜都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西!”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尝,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问主人说:“你放了些什么,菜就那么好吃?”

  主人说:“放盐呀!之所以每样菜都好吃,是因为有盐,盐是百味之源。”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忙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嘴里,苦涩不堪,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各位大众,世间各人有各人的智识,知识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别。知识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若是智识用之不当!也可能毁灭自己、和违害社会。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发挥效用。

  比喻贪吃好玩,与断食偏食都不适中。过分的享乐与吃苦主义都有偏。世间万事必须适中,过与不及都可能坏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负责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无成,过分的热衷名利,也会造成争夺计较而造恶业,或劳碌一生,与烦恼纠缠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轮回不息。

  世间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时、地、人、都恰到好处,即事事皆通,否则事事都障碍。世间事事物物皆须靠我

  禅宗的祖师,往往一言半句即开启人的智慧—开悟。有人一生埋在禅堂里,埋在经典里参研,都不能开悟何故?机缘也、善根也、智慧也、对机对法,遇缘即应。否则多费工夫也没有受用,所以佛法一点点都很能受用,无善根无缘分的人再多亦没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说:‘德行一斤值多少钱?’他们视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德行乃是无上的至宝。一样一种东西,有的人如宝贝一样,有的人视如粪土,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说:我没有空念佛,也没有空用功修行,待儿女长大以后,才来好好用功。

  我们一天二十四小时,真的一点空都没有吗?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满了脑子里,那里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做至宝,没有信心的人把佛法当做闲时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这里。能受用的人,就是一点一滴也当作宝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听多了,返而变成‘。本则故事意义就在这里。

<a href="http://www.ayiya.cn/poetrys/category/729">启示</a>

①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②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僧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公元5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一生研究佛学。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聪明绝世,多所述作,撰有《修行经》、《大道地经》、《僧伽罗刹所集经》等。其中,《僧伽罗刹所集经》叙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间之诸种事迹,特以载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称于世。他也参与《华严经》、《贤愚经》的撰写,佛学成就非常之大。《百喻经》古文汉译本于南朝齐永明十年由其弟子求那毗地所译,本书即是按照此译本注释翻译而成的。
  猜你喜欢

我丈风流元祐枝,晴轩雨雹笔端迷。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粉销香减红兰泪。总是文君初别意。春风织就闷情怀,夜月砌成愁况未。
迢迢归梦频东里。堪恨洛阳花渐已。斜阳日日自相思,三十六陂芳草地。
绰约一枝红怨。疏雨淡烟池馆。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争看。争看。人在沈香亭畔。

岁尽春虽浅,更长夜亦阑。枕边鸡送晓,窗外雁冲寒。

学圃心常在,筹边力所难。老来惊节序,那复问椒盘。

雪避繁华叶胜云,野亭秋后露苞新。橘中不减商山乐,留与昂藏四老人。

宝祐重颁历,祥开甲子三。一分春色满,喜溢寿卮宽。

去岁沾馀庆,连宵饫豆笾。今年东望处,紫气护天关。

正阻松椿祝,难忘契谊覃。只将生硬语,便作瓣香看。

天不生贤数,人培厚德难。几年涵养力,方到介而安。

出处随时义,从容最可观。青云平进步,中立了无偏。

一解星屏绂,扁舟归故山。修门无一字,已决此身閒。

卜筑迁新宇,除书动笋班。勤渠朱邸讲,公论蔼朝端。

善类频回首,争先傒奏篇。忠嘉当有力,圣德本天涵。

何人妙作南极图,极星晃耀当南狐。化为老人长骨颅,翩然凌空一鹤孤。

刚风为举云为扶,俯视六合皆泥涂。下有二翁仪貌都,仰天翘首若有呼。

仙凡异路心则孚,颇觉殊相非庸夫。茫茫尘海难乘桴,谁更有人如此夫。

新安谢氏黄绮徒,伯年七十颜不枯。绣袍白简高帽乌,如星有芒鹤有雏。

封章帝降来江湖,李也与翁同范模。布衣韦带相萧疏,禀形钟气非二初。

情深不间尔与吾,此图此景世岂无。持以髣髴犹其粗,郎君得此踰瑶玞。

身立玉阶入金铺,南飞一曲酒满酤。恨不举翼如轻凫,当筵索笔徵诗逋。

鲁歌三寿理不诬,五星作赞后有苏,吾才不能奈此乎。

风卷寒云落照斜,郊原无日不飞沙。可怜万里琼瑶雪,化作银杯散宦家。

世事浮云几变更,邻居长听鸟嘤嘤。缃编俯仰閒今古,青眼摩挲老弟兄。

树下送阄俯啸饮,水边联袂细吟行。胸中三十年来气,终不销沉负友生。

卤簿指西州,都人助绋讴。白鸡亡谢傅,黄石葬留侯。

雾薄旌铭惨,风长骑吹愁。神华何处所,流恨满山丘。

近城二里,见青空兀突,断霞栖岭。沿壁几重之字路,倏已耸身绝顶。

一角危亭,翼然天半,揽尽无边景。夕阳城郭,炊烟四合成螟。

记得前岁新秋,招邀小谢,同赴山亭饮。醉墨淋漓留殿壁,不觉驹光一瞬。

风物依然,故人何在,怕听哀蝉哽。月明归路,婆婆自弄清影。

晚步河桥念此身,馀生犹幸齿编民。府城无迹非为贱,松菊犹存未是贫。

官府才听新降律,酒垆先问有钱人。衢歌仰咏唐虞化,乡饮俱前老缙绅。

读书辨真伪,岂以论屈伸。小儒矜片长,盛气压群伦。

沟浍小沧海,丘垤卑昆岷。昧者不自量,谁与指迷津。

宣尼称至圣,不敢居智仁。尧舜独千古,渊衷逊臣邻。

胡为蚩蚩辈,辄欲多上人。

秋色西陵满绿芜,繁弦急管强欢娱。
长舒罗袖不成舞,却向风前承泪珠。

晨登吴王台,苍然望八荒。大江东南去,浮云西北翔。

中有鹓雏飞,前随双凤凰。梧桐正苍翠,亦待鸣朝阳。

白露湛清秋,山花已黄黄。折之欲相赠,岁晏同幽芳。

蚩尤一梦四千年,涿鹿如今又不然。
栅上悬丝重放下,草门朽骨尚高眠。
升乌沉兔人今古,点鹊痴蝉事后先。
醉插黄花供一笑,谁知吟客是乔仙。

泉脉枕云宝,洞涯日无辉。悬崖擘垂练,企石心奋飞。

封池惊雷吼,巨斧安可挥。奎曜应灵宅,众口互乖违。

松磴饯落月,醉卧铿琴徽。送声出山去,飞念迥无依。

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万井闾阎皆禁火,
九原松柏自生烟。人间后事悲前事,镜里今年老去年。
介子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遗庙凄其荐藻晨,风霾黯淡两河尘。北辕未泄敷天愤,南渡先摧报主身。

庙略竞持加币议,国雠谁是枕戈人。独怜湖上高原树,春发南枝岁岁新。

又见灵光劫后存,金陀遗事共谁论。年时记得同游处,衰柳西风白下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