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鲜荠登盘乍吐花。嫩苗争长傲春奢。已知草色迎年绿,略有新黄发柳芽。
山之罅,水之涯。风丝日影暖相加。岁朝图上应添写,小白微青最可夸。
捧砚亭亭列十眉。云涯暂驻绛纱帷。苕华名姓好谁题。
香艳别开金石例,纤秾如见燕环姿。僧弥团扇可无诗。
海内存年辈,同伤岁月迟。那堪相见日,又是暮秋时。
瓜步半轮月,真州一卷诗。双鱼凭问讯,强饭慰相思。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