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何人念此翁,敢期相问寂寥中。回思旧社惊年往,细读来书恨纸穷。
我用荷锄为事业,君将高枕示神通。叮宁一语宜深听,信笔题诗勿太工。
浊酒新开绿绮鸣,白云湖上掩柴荆。兴来陶令还辞社,老去庞公不入城。
一疏中原高病色,千秋吾党见诗名。故人径作书相别,握手看君负此生。
晓风吹雨作晴云,腊日山城已似春。林木欣欣初有趣,郡斋皦皦迥无尘。
祭军雅戏齐酣战,矍圃环观密布鳞。此乐得为知所自,天将丰岁与滁人。
玉桴乘夕远,金枝终夜舒。澄淳玄化阐,希微寂理孚。
慧庆寺距阊门四五里而遥,地僻而鲜居人,其西南及北,皆为平野。岁癸未、甲申间,秀水朱竹垞先生赁僧房数间,著书于此。先生旧太史,有名声,又为巡抚宋公重客,宋公时时造焉。于是苏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载酒来访者不绝,而慧庆玉兰之名,一时大著。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
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恃,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
一天凉影雁南还,人在匡庐杳霭间。帆外晚云三楚树,马前秋雨六朝山。
风波远客眠餐损,兵火荒江战守閒。近得故乡消息否,下游牙纛海门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