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向笼葱摘取,问虫篆、是谁书。似蠹绣丹经,鱼餐绿子,巧出仙馀。
麻姑。戏将凤爪,印龙纹、一晕一河图。更缀阴阳小押,辟邪留在冲虚。
研朱。箨陨亦沾濡。掩映雪消初。笑带鱼与露,腻香春粉,总赠芳姝。
林于。洞庭万树,奈斑斑、只有泪如珠。那得双钩片片,惊鸾迹遍萧疏。
春风吹人上妆楼,楼头画眉望池州。平生倚君似山海,十年不见胡不愁。
东家买红聘小女,西家迎鸾夜击鼓。眼看拾翠同年人,今又堂堂作人母。
良人良人固家贫,妾身待君亦苦辛。只愁明镜生白发,有钱难买而今春。
此心悬知燕堪托,裁书系渠左边脚。愿将妾言入其幕,缬纹资装亦不恶。
一叶蒲帆挂向东,旗亭西望忆诸公。新愁似水浮天外,旧梦如云到客中。
太白才名因酒重,杜陵老病坐诗穷。夜来湖上才摇笔,便有鱼龙唤雨风。
三度京华住,西山阻幽探。山灵故应笑,念之心怀惭。
维时当溽暑,积雨阳乌潜。街泥深没屐,闭户如眠蚕。
朝来忽开霁,暖翠浮层岚。树色浓与接,天光澹相参。
媌娥具娟好,窈窕劳遐瞻。中闻饶胜概,玉泉兼龙潭。
汇为裂帛湖,风景尤堪耽。营构侈慈氏,比栉皆精蓝。
惜哉碧云寺,衣冠瘗魏阉。迄今虽铲削,吾意犹未忺。
茫茫景皇陵,往事嗟忠谗。抑有耶律贤,石壁留镌劖。
缅怀金元来,游人几停骖。世代递迁更,山水犹回含。
何当真杖策,十日穷云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