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注释
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
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乡关闻德耀,子姓有佳声。五十贵不验,三千功已成。

山幽双剑合,桂近一枝荣。他日先贤传,求之月旦评。

倦客身同舟不系,轻帆来访儒仙。春风元巳艳阳天。夭桃方散锦,高柳欲飞绵。
千古海昌佳绝地,双凫暂此留连。通宵娱客破芳尊。兰亭修禊事,梓泽醉名园。
天容云意写秋光。木叶半青黄。珍重西风祛暑,轻衫早怯新凉。
故人情分,留连病客,孤负清觞。陌上千愁易散,尊前一笑难忘。
出斋步杉影,手自开禅扉。花满不污地,云多从触衣。
思山石藓净,款客露葵肥。果得宗居士,论心到极微。

以我大羽笴,试君铁裲裆。两家俱言利,那得无一强。

画檐翠湿,奈几阵余寒,嫩红如扫。采香径悄,问莺帘燕户,剩春多少。

泪染情丝,尚忆华清睡好。黯怀抱,任亭角夜深,银烛休照。

芳事虚负了,任锦障重围,绿云迷晓。瘦枝谩拗,便轻阴再乞,可怜花老。

不是无诗,极目江南路杳。送愁到,掩纹窗,雨斜风峭。

避嚣贪境僻,问俗喜风淳。有地多栽竹,无人不负薪。

衣冠存太朴,礼让习先民。巳决移家计,萧然物外身。

长廊尘黦,是吾家康乐,旧曾题处。一自旁求岩穴里,争说拔茅连茹。

瘦马黄埃,明驼紫陌,挟策长安去。虎羞龙圣,祇留贻赠诗句。

追忆春草鸣禽,西堂清旷,终日同挥麈。老大转伤漂泊甚,分手北燕南楚。

花雨空祠,江声虚壁,神鬼应呵护。纱笼何日,木兰花正盈树。

胶胶扰扰战争多,岁月循环得几何。树下老人观物化,梦魂应不到南柯。

旧闻雁不到衡阳,今复南飞入瘴乡。
天阔随阳皆可去,未应为界限潇湘。

大有年徵降瑞祥,新春处处百花香。忽惊梅蕊霜如蜜,渐见松盘雪似糖。

几世玉皇霏玉屑,千年琼女下琼浆。天心不爱珍奇宝,故与人间见露瀼。

榜题仁寿睿思东,星列钩陈绣阁重。中使三时羞玉食,地凉不用暑衣供。

孤峭心情未入时,故教脂粉玷幽姿。文从绚烂归平淡,质为清高费护持。

生面已开桃李派,芳心不使蝶蜂知。从今识破餐霞术,紫府丹宵便合宜。

彩胜黄金缕,青丝白玉盘。
内家迎淑节,先奉太皇欢。

秋风吹雨尝如此,不合萧萧入客耳。碧草摇风湿欲翻,玄蝉抱叶泠然止。

祇林一卧岁时阑,可奈无衣悲早寒。悲歌乍放声还歇,今日谁听《行路难》。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
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上日仍漂寄,尊前又客非。
乡心眠听雨,病骨晚添衣。
街鼓春将动,帘灯寒未归。
梅花经一雪,几片不曾飞。
山风萧萧群木落,寒日黯黯孤猿啼。
江云欲雨复不雨,野鸟将栖还未栖。
归人入夜望烟火,行子伤秋闻鼓鼙。
水南山川绕城市,政好买地躬耕犁。

篮舆度危岭,一寺抱云根。湖势到门束,山形对佛尊。

钟催夕阳去,松约暮涛喧。新茗堪留客,泉烹石鼎温。

二仙行自适,日月徒迁徙。不语寄手谈,无心引樵子。

蒙分一丸药,相偶穷年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