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平生寡友,形影相吊。与君结交,相视一笑。四方万里,动静险夷。
我惟子求,子必我随。聿来湓江,屋庐既正。相子攸居,我室乃定。
得子之宫,于窗之南。风茎雨叶,蔚其鬖鬖。人言死猫,可引活竹。
猫死地虚,根行竹绿。又言无法,移必行迷。
仍标其根,以识东西。区区百设,何乃多事。
事在眉睫,初无妙理。穴地成坎,碎土加筛。沃以斗水,和之成泥。
置竹其中,实之以土。土燥润久,可月不雨。逮其雨来,竹既已成。
热不受暑,寒不变青。嗟哉此君,以节自负。如遇君子,理宜调护。
君欲何法,无法可传。并以告子,俾知竹贤。
沮洳栈道湿,惨澹旌竿暮。经行兹山中,髣髴龙门句。
借问山何名,亦以龙门故。祝融鞭火虬,正昼纷驰骛。
乾坤一洪炉,何适非窘步。况兹履嵌岑,豺狼隘前路。
及暮云气阴,霈然洒甘霔。乃知天地仁,不待苍生诉。
有论已乖养性,无书自成绝交。且从李耳视舌,不与陶潜斗腰。
扁舟夜唱沧浪曲,朝饭兰皋爨湘竹。垂杨轻拂鲤鱼风,千丈春潭晓未绿。
日暮双双得紫鳞,渔家生计任长贫。豪门绮席银丝脍,愧尔渔郎多苦辛。
腐儒生计破天悭,行乐端能出冷閒。酒渴盘空煮秋菊,灯残风吼画寒山。
绝怜一载同形影,似与孤云共往还。扰扰京华冠盖尽,不须憔悴损离颜。
三日游庐南,遍历诸中寺。虽未造其巅,亦颇称快意。
栖贤剧幽遐,李渤读书地。五老翼然临,石人宛相企。
秋深叶缀红,林密烟含翠。坐卧云绕衣,溪声裂檐际。
冰霜冷衾裯,钟磬清梦寐。凌晨礼世尊,一探珠阁秘。
老僧启塔函,示我佛舍利。玉瓶托金盘,光芒骇魑魅。
日精与月华,不可以思议。膜拜袒右肩,白椎参妙义。
我抱禽向情,未脱周何累。每耽方外游,依依不能置。
何时遂初心,料理出世事。作佛似可图,勇迈何骠骑。
于穆世祖肇王迹,受天之庆大命集。神宇鸿图大无及,功烈皇皇共开辟。
四方下上沛流泽,列圣相承缵丕绩。哲王嗣位建皇极,大臣弼辅尚禹稷。
礼乐制度靡有隙,六府孔修万姓怿。天子圣德于昭共,念承皇祖心弗宅。
日月同明天地廓,绝域穷陲归版籍。万国贡献岁靡息,琛瑶瑰异陋金锡。
岂须征讨费兵革,文怀远人尽臣服。至正壬午秋之日,天马西来佛郎国。
佛郎之国邈西域,流沙瀰漫七海隔。浪波横天马横涉,马其犹龙弗颠踣。
东逾月窟过回纥,陆地不毛千里赤。太行雪积滑如石,电激雷奔走飙歘。
四年去国抵京邑,俯首阙廷拜匍匐。帝见远臣重怵惕,慰劳以酒赐以帛。
远臣牵马赤墀立,金羁络头朱汗滴。房星下垂光五色,肉騣巍巍横虎脊。
崇尺者六修丈一,墨色如云踶两白。天闲骐驎俱骏骨,天马来时皆辟易。
骕骦屈桀未足惜,大宛渥洼斯与敌。穆王八骏思游历,汉武穷兵不多得。
天马自来徵有德,史臣图颂永无斁。再拜歌诗思彷佛,愿帝爱贤如爱物。
更诏山林访遗逸,□□治化齐尧日。帝业永固保贞吉,天子万寿天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