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绿杨丝里隐红桥。帘幕记曾挑。狂似樊川,情如白傅,斗煞小蛮腰。
年来漂泊心情改,犹自梦江皋。万点离愁,一行清泪,都上木兰桡。
颖露毛锥秪自贤,智如樗腹但求全。迂疏差似渊才富,羞涩犹无杜老钱。
收拾珠玑三万斛,贮储风月一千篇。呕心大胜奚奴锦,要与风人被管弦。
鸡鸣海东黄尘起,落日关山气如水。馀民髓竭欲无生,月费给军须万计。
尚书前时来使臣,近者太守宴将军。割鲜饮醇互来往,白昼走马邀红裙。
布衣小儒寸心赤,咄咄书空长太息。闾阎无奈覆盆何,帝禁九重方旰食。
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吾卜居于南山,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回合,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堰池塘而已,亦无大流。至于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岚飞翠,叠立云表。吾尝以为看远山更佳,则此地虽无大山,而亦未尝不可乐也。
出大门,循墙而东,有平岗,尽处土隆然而高。盖屋面西南,而此地面西北,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其上有古松数十株,皆如虬龙,他杂树亦颇多有。且有隙地稍低,余欲凿池蓄鱼种莲,植垂柳数十株于池畔。池之东北,仍有隙地,可以种竹千个。松之下筑—亭,而远山如屏,列于其前,于是名亭曰“数峰”,盖此亭原为西北数峰而筑也。计凿池构亭种竹之费,不下数十金,而余力不能也,姑预名之,以待诸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