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琴溪春居唾凝片,小鱼针头刺波面。溪旁居人网及时,不用丝绳需尺绢。
盛来入盎居不分,两目黑星微可辨。居鲜且可助茗具,别张旗鼓供舌战。
王馀白小精不如,可怜千头未盈咽。相传琴高跨鲤升,药鼎倾渣入波变。
先天本借金石精,馀生乃比糟粕贱。后时不得相随仙,云中鸡犬徒相羡。
微名累尔及铛鼎,所喜流传艺林遍。桃花居过蒲蒋深,及早消形付波练。
叩门海客偶谈瀛,发箧《阴符》或论兵。糜尽虫少剩猿鹤,拭乾残泪说闲情。
使君南国有诗名,属吏风流思亦清。今日新林还罢郡,几人犹似在宣城。
五岳终难竟,蹉跎岂漫游。家居如旅梦,春雨似深秋。
樽冷山云外,潮寒岛石头。与君忘世故,正好此淹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