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石书院

云根结就已多年,质染烟霞早得天。出涧虹霓精气聚,沈渊珊网宝辉连。

移来席上原生色,产在海滨妙自然。肇锡嘉名文运启,澎瀛钟毓遇前贤。

乌竹芳,字筠林,山东博平人。举人。清道光五年(1825)署噶玛兰通判,道光十年(1830)又署澎湖通判。
  猜你喜欢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历其。明朝春过小桃枝。
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高禅本儒冠,谁令著伽黎。劳渠千里来,赠我一卷诗。

句法有源流,人物乃清苦。不用追九僧,政须越诸祖。

君家寒岩师,今代僧中龙。持此送君行,更去问乃翁。

花柳绕宅茂,先生在郊居。下帷良已苦,时作带经锄。

故相勋名未渺茫,先朝赐第转辉光。青松雷雨馀枝干,古屋尘埃自栋梁。

鱼水已无千载遇,斗山安有一时忘。云孙更是通家谊,常拜冠裳到此堂。

累臣百计遣秋光,学圃年来寖有方。莳得菊花三百本,归家亭子宴重阳。

青竹竿头一钓丝,高风应与子陵期。夜深醉卧秋江上,梦绕芦花明月知。

鉴形闭气思神法,初出艰难后坦途。
倏忽虽能游万国,奈何弃旧却移居。

去岁清明富水滨,今年旧里遘芳辰。风流萧洒殊前日,花木依稀似故人。

游览不宜辞烂熳,别离还复在逡巡。暂閒幸可频吟醉,春色当于我辈亲。

睡惊秋近鸣虫砌。砌虫鸣近秋惊睡。苍鬓掺匀霜。霜匀掺鬓苍。影孤灯翳冷。冷翳灯孤影。长叹浩歌狂。狂歌浩叹长。

晋宋皆南渡,葸苶气不振。持盖与行酒,千载有遗恨。

仇耻何能雪,纪纲嗟已紊。太阳载万物,臣节殊未顺。

遂令敦温徒,跋扈踞方镇。玉、谢盛江东,中原日凋困。

羯胡虐焰长,正始风流尽。徒都逮钱塘,宋又不如晋。

仇应不戴天,枕戈还剚刃。胡至遂称臣,包羞毋乃甚。

哀哉小朝廷,九宇沦左衽。岳、韩真名将,摧陷无坚阵。

忠义贯金石,智勇出悲愤。长城嗟自坏,湖山甘栖遁。

关闽溯濂洛,尼山布余荫。若欲复两河,斯人亦可任。

仁者必有勇,圣言宁不信。少进辄迁谪,遁世得无闷。

孝皇殊䡾䡾,抚髀思英隽。前后两相左,偾辕愧张浚。

生贤欲何为,天意不可问。

岁晚田园归,遂远夔龙辈。弁岭若天绅,亭亭日辈对。

紫翠中有精,静应得其槩。朝舒五色霞,餐之益五内。

感彼造物者,遗我平生爱。气序日已迁,儿女日已大。

尚齿登君堂,耇老自成会。宿约引壶觞,晨兴理冠带。

椽笔洒云根,楼船荡湖霭。客操如意钩,击我珊瑚碎。

青莲白蘋洲,银刀紫花濑。何如安期生,鹤背不可载。

辞家年已久,与子分偏深。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颛蒙。
汝不探赤丸,我无为缿筩。
熙熙樵与牧,蔼蔼春风中。
何必师齐相,虚堂舍盖公。

伯夷有宿世契,子猷结千古交。烟外三叶五叶,雨中一梢两梢。

江南仲秋天,鲟鼻大如船。雷是樟亭浪,苔为界石钱。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金殿重重昼不开,盘窠苍柏两行栽。角门东畔瞻宸几,仙仗曾迎翠辇来。

闲抱瑶琴访百花,上人还与论三车。能分香积厨中饭,惯煮孤山雨后茶。

洗墨池荒秋草合,读书台古夕阳斜。壁间正好题诗句,留取他年护绛纱。

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
已是白头千万里,那堪於此未知休。
北风江上雪晴时,远道逢君醉不辞。
临别更留三夜话,相知已是十年期。
断云落雁声犹切,斜月疏窗影渐移。
久客不须伤岁暮,五湖归思满天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