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寺

众美仍罗列,群英已古今。也知生死分,那得不伤心。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猜你喜欢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堂堂附郭县,深远半如村。
能共斯民乐,浑忘太守尊。
梅花高可折,横浦挠无浑。
欠与诗狂者,清谈共一樽。

钝根不会世间机,且作东山老住持。有个旄牛闲拂子,用时由我不由伊。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恐至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关中四子教犹存,见说新经待尔翻。为法应过七祖寺,
忘名不到五侯门。闲寻鄠杜看修竹,独上风凉望古原。
高逸诗情无别怨,春游从遣落花繁。
东都曾以一当千,场屋声名十五年。
晚赐绿衣随宦牒,始操丹笔事戎旃。
明时正欲精搜选,荣路何当力荐延。
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鹗在秋天。

春来已自两旬馀,欲借春看未见渠。烟树隔湖三十里,寒梢依旧向人疏。

风景当前漫抚膺,东南忍见杞天倾。龙盘王气山空在,马渡江潮水未平。

谁致倒戈攻铁瓮,更闻降孽掠芜城。谢安王导惟丘墓,天堑徒萦十万兵。

小雨林塘净碧罗,田田分得夜光多。江姝唾逐天风落,仙掌晴分曙月过。

幸未赠来愁结佩,若为采去误凌波。荡舟耶女休相妒,乐府虚裁《一斛歌》。

君家天津南,我家孟津北。都因看花来,相逢不相识。

无无处,大道本无言。万法拈来则一句,强名曰道字丹仙。

象帝乃根元。

真无处,妙化有无先。不空寂无传最上,希夷微妙谷神篇。

宗祖在先天。

道人习性似鸠偏,半世无家半住船。书画捲来刚一束,愁风愁雨过年年。

近树遮门阴翳,远山当户分明。知足便堪小隐,人生何用浮名。

但听云外钟,不见云中寺。松下问樵人,遥指云深处。

八月雁南翔,湖波接混茫。水中散村落,木末度帆樯。

山远秋容淡,天低夕照黄。芳洲独延伫,宿莽引余香。

半间堂开朝无人,蟋蟀声里飞边尘。都尉忧时声早陈,匪曰直臣臣国亲。

封章数上不报闻,臣心已尽臣乞身。鹿车夫妇归如宾,宫花蛾钿不再匀。

夫耕妇锄侪齐民,孝我父母睦我邻。五丈夫子皆麒麟,询以国事不启唇。

骑驴湖上养晦遵,富贵于我如浮云。粉侯之中绝等伦,观山死战公裔孙。

大义奕叶犹能伸。神弦侑食祠明禋,灵风尽日吹溪蘋。

人皆受国恩,时危我独苦。丹心佐两朝,浩气凌千古。

只今惟有大司成,岁晚能全故旧情。犹怪书来无警戒,索居多过赖谁更。

一住禾山又八年,临岐一句妙难传。后宵欲见云岩老,云绽青天月正圆。

烟雨萧萧寒重。待盼青山成梦。梦里是离愁。古扬州。

江水巫山云远。寸寸客怀如剪。莫要写新诗。晚来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