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把酒无从邀月色,共君且复听滩声。夜深灯影青溪上,鱼尾摇船亦有情。
崖阴滴珠玑,清蓄鲛人泣。瓷罂汲新寒,满贮归须急。
外渗如方诸,中乾匪人吸。君看铅汞流,金铁犹漏湿。
搓雪逾光,镂冰更腻,谁把悬黎雕就。捧下唐昌,渐觉海棠消瘦。
昆崙子、潋滟非浓,玛瑙盌、珑松微透。向沉香、满泛蒲萄,晓霞春晕牡丹候。
集沙珍重细割,刻楮工夫辛苦,星离云逗。鸡昧凝脂,饫眼摩挲红友。
疑汉殿、仙掌初擎,是蜀帐、琼人将侑。问连城、十五犹轻,锦筵曾介寿。
三间临水低低屋,柴扉正当溪口。聚影捎窗,团云互石,百尺清泉飞溜。
烟凝雾皱。把六扇文纱,青蓝染透。画帜疏棂,此中知道有人否。
三竿两竿风折,乱云寒不扫,苔点浓绣。做不成烟,散还作雨,凉得夕阳都瘦。
牵萝未就。谁忆到天寒,有人罗袖。斜立西风,打帘黄叶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