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所写的境界,在唐宋词中并未少见,像温庭筠《杨柳枝》中的“一渠春水赤阑桥”;韦庄《菩萨蛮》中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欧阳修《采桑子》中的“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总有某种相似之处。然而细细品味,却有所不同,它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将画境、诗意、音响感融为一体,在美学上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首句“拍堤春水”,让人感到风吹浪起,湖水轻轻地拍打堤岸的声音;而堤上的杨柳倒挂湖面,轻轻拂水,像是有声,然而却非常细微。再看看水中,瓣瓣落花,随波荡漾,种种色彩,阵阵幽香,都作用于读者的感官。然而词人并未到此为止,他要把这垂杨、流水、落花写足,于是又添上一对对鸳鸯。它们在湖上自由自在游戏,一会儿嬉弄花瓣,一会儿又用小嘴去咬下垂的柳梢。这一“噆”字看上去有点冷僻,然却用得极工,非常准确地表现了鸳鸯动作的迅速与细巧。添上鸳鸯,整个画面就活了,完整了,并且充满了生意和动态美。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词人把镜头对着小楼,只见珠帘卷处,一位佳人露出淡雅的新妆,在这新妆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她那件柳黄色的春衫。“春衫是柳黄”,同上片的“垂杨”是一样的颜色,人的装束与周围的环境取得了和谐一致。下面接着摄下佳人的一幅剪影:她背着斜阳,凭阑凝望。至于她的容颜和表情究竟如何,词人并未从正面予以描画,而仅仅从侧面着笔,写她的风神,写她的情韵;只是最后“风流暗断肠”一句,才用作者的主观评价给她的情绪淡淡地点上一笔哀愁的色调。整个下片的立意,似从唐人王昌龄《闺怨》诗来。王诗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严羽强调“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沧浪诗话·诗辨》)。严仁此处,似得其妙悟。这词的下片同王诗颇为神似,前面几句同样自然轻快,后面同样一个转折,表现了轻微的哀怨,而熔裁衍化,已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这首词的基调是轻快灵妙的。上片写落花流水,剔除了古典诗词中那种习见的伤感;下片写少妇登楼,也不着重表现伤怀念远。全词笔致轻灵,意境新颖,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另外词的下片还注意艺术上的藏和露的关系,露出的是人物最富特征的春衫和倚阑的身影,隐藏的是人物的思想感情。好比画家笔下的断山云雾,在几座峰峦之间留下空白,让幽深的意境隐藏在白云笼罩之下。这就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想像,去回味。
这首词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严仁与严羽、严参并称“邵武三严”,以善作小词著称,这首《醉桃源》以如画之笔写春天景色和倚阑远眺的佳人,鲜洁雅丽,在文艺思想上可能受到严羽《沧浪诗话》的影响。
驱马出中野,远游西山阿。升高望四海,恻怆将如何。
昆崙不可见,六合垂网罗。悠悠存亡门,往来苦相加。
愿随安期子,竦身入朝霞。应龙扶灵舆,倏忽经九遐。
逍遥宇宙外,千岁复来过。
黄河之水非淇澳,亦有籦笼挺平陆。彭城官舍清如簇,磥砢纷披成绿玉。
使君公馀开鼎餗,清声入坐可无肉。酒酣戏我题官竹。
座中才子谢水曹,对客跳跃先挥毫。诗成夺我宫锦袍,行辈大叫称诗豪。
我怜此竹绝短小,忽有感遇难成骚。点与语曰:汝之生也不似彗帚排青苍,安能截作笙箫来凤凰。
又不似由衙大如斗,恶用于汝为柱梁。惟应托根官舍傍,且有标节储雪霜。
中虚不肯容蝼蚁,作德君子多比方。噫!华滋烂死兮汝得孤存,劫火满山兮汝独不焚。
子猷云:何可一日无此君。吾欲移汝归昆崙。
脩身戒昏惰,学业贵精勤。圣人惜寸晷,志士耻无闻。
勤惰不自省,贤愚此中分。流观八纮内,矻矻穷朝曛。
农者国之本,三时务耕耘。作劳乃有得,老稚俱欢欣。
梓匠服工役,营营操斧斤。商旅涉险阻,衷情若惔焚。
中年致丰富,筑室连青云。士也责尤重,凡流岂同群。
纲常继绝学,仁义匡时君。圣道苟不熟,几何能策勋。
升平古来少,幸际书同文。发愤简师友,励精攻典坟。
萤雪代膏蜡,齑盐鄙膻荤。衡门拒游宴,世虑祛丝棼。
涵养至成德,功名奚足云。绣衣来何莫,文帜张吾军。
敦劝果无怠,英材见纷纭。
几日不出门,花开已如许。锦绣薄流霞,胭脂透疏雨。
煖生蝴蝶梦,风淡鸳鸯浦。底事远游人,鸥边荡柔橹。
灌花奴,老且秃,千里来依瀛海曲。巧作河阳烂漫春,羞为白下纪纲仆。
学圃当年事已空,朝华夕秀感秋风。主人节钺何时谢,平泉策策鸣孤桐。
草茅三径杂荃蕙,传舍间田榛莽封。我本秦淮旧花叟,花残木剩身安容。
知君惜花兼感旧,愿守君家花数丛。予闻太息还深省,往事浮云催短景。
忆昔书生出塞时,风霜朔漠圭棱凛。艰难磊落世谁知,貂敝砚穿巾笥冷。
际遇军中祇白衣,历官清要声名迥。三十年来特达知,开府勋名重行省。
种花能回天地春,要使奇温生万井。畿辅家刊堕泪碑,祇今父老犹悲哽。
碌碌灌花奴,家藏十获书。愿取橐驼裁树意,甘棠遍植万千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