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观妓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纱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丽华。
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红的裙裾,让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她善唱新歌,甜润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艳羡不已;她醉而起舞,双眸含情,云鬓微乱,娇媚之态令人心动神摇。
谁说那端午节避邪的五色丝线能救人性命,现在我的魂魄已被这位乐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注释
五日: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妓:乐伎。
西施:春秋时越过绝色美女。谩(màn)道:空说或莫说的意思。浣(huàn):洗。春纱:生丝织成的薄纱。
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宠爱的美妾,出身微贱,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说。这里用以借指乐伎。丽华:美人名。古代名叫“丽华”的美人有两个,一个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另一个是张丽华,南朝陈后主的妃子。一说丽华即“华丽”之意。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夺将(jiāng):从……夺得。萱(xuān)草:俗称金针菜、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为种植此草,可以使人忘忧,因亦称“忘忧草”。
红裙:红色裙子,亦指美女。妒杀:让……嫉妒而死。
艳:即艳羡。
双眸(móu):两颗眼珠。敛:收束,这里指拢发的动作。
五丝:即五色丝,又叫“五色缕”“长命缕”“续命缕”。端午时人们以彩色丝线缠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寿。
君家:设宴的主人家。

赏析

  唐诗中,固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写上层士大夫宴饮、赠妓之作。这类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艺术上却偶尔有可取之处。万楚的《五日观妓》,可以说就是这样的一篇诗作。

  此诗首先写乐伎的美妙动人。“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一落笔便别有风情。在越溪边浣纱的西施,是古来公认的美女。诗人刚刚提到西施,又用“谩道”二字将她撇过一边。这样,既触发起了以美人美人联想,又顺势转到了眼前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说而故作迂曲。诗人让西施、碧玉、丽华三个美女一路上迤逦行来,借传统形象比拟所要描写的对象,省却了许多笔墨,却使描写对象轻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两句采用了一种十分独特的夸张而兼拟人的表现方法。上句用了表示动作的“夺将”,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杀”,从而分别赋予眉黛、萱草、红裙、榴花以生命,极尽对眉黛、红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诗人眼前景物。况端午时节,萱草正绿,榴花正红,又都切合所写时令。随手拈来,为美人写照,既见巧思,又极自然

  写罢形貌之后,又接写歌舞:“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写出观赏者对乐伎的艳羡,并点出“双眸”,更使乐伎形象光彩照人,充分渲染了其勾魂摄魄的力量。

  以上四句对乐伎的描绘,从对形貌的静态描绘开始,进而在动态中加以刻画,写她的歌舞。一静一动,由形及神,展示了乐伎的色艺俱佳。

  最后诗人深情激动地说:“谁道五丝能续命,却知今日死君家。”“死君家”与“彩丝线”密切关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见出诗人动情之深。

  此诗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秾艳流丽,光彩照人,是以诗写人的成功之作。特别“眉黛”二句表现手法独特,富有艺术个性,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创作背景

  此诗作者万楚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进士,诗当作于盛唐时期,但其具体的创作年份难以考证。从诗题可知,此诗是写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观看乐伎表演的。在唐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也有在这一天呼朋唤友、宴饮取乐的。此诗即是写朋友间宴饮取乐的作品。
  万楚,唐诗人。开元年间登进士及第。沉迹下僚,后退居颍水之滨。与李颀友善。清沈德潜谓其《骢马》诗“几可追步老杜”(《唐诗别裁集》)。《国秀集》选其诗三首,《全唐诗》存其诗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李颀集》卷上、《唐诗纪事》卷二0。
  猜你喜欢
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
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灭。
昭然垂象不轻示,适验天心厌胡羯。
此胡蚕食诸戎尽,云扰中原野流血。
去年突然渡江左,几欲长驱控京阙。
使其香气不击败,延及生灵祸何烈。
衣冠正统幸阴佑,依然天堑限南北。
乃知硕果弗尽剥,东南生意不终绝。
吾皇修德务饬己,悔悟一念足越。
正当岁星在整套分,不待一言退荧惑。
胡运百载天将亡,两星炯炯岂虚设。
自今有道守四夷,海{上宀下禹}一家混吴越。
病夫得复见太平,原以余年才农业。

载酒念畴昔,幽寻日相过。十年登鬼录,奄冉今已多。

旧盟难重寻,俗子终殊科。只今惊大巫,为我驱妖魔。

但恐费推挽,劳君戒蹉跎。愿随翩翩子,徙倚南山阿。

厥初游太学,相与极周旋。含采共朝暮,知言同古先。
孟阳题剑阁,子云献甘泉。斯须旷千里,婉娩将十年。
今来艳阳月,好鸟鸣翩翩。同声既求友,不肖亦怀贤。
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成颂非其德,高文徒自妍。
声尘邈超越,比兴起孤绝。始信郢中人,乃能歌白雪。
跂予北堂夜,摇笔酬明哲。绿竹动清风,层轩静华月。
想像南山下,恬然谢朝列。犹恐鶗鴂鸣,坐看芳草歇。
邀以青松色,同之白华洁。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千骑从君临照水,双旌复我守钱塘。当年已共攀蟾桂,今日休辞醉羽觞。

行听龚黄歌治誉,好追元白递诗章。分符况与寻常异,彼此东西是故乡。

稗花枫叶宋坡湖,路转潮鸣山翠无。
百里盐田相望白,至今人说小长芦。

著意怜花紧护持,不曾残杀一枝枝。花神欲谢廉明宰,分付袁郎好作诗。

春风不逐花光老,心印自传圜契师。师能写出梦中梦,我却吟成诗外诗。

尘壁凭谁护绛纱。西风凉处见秋花。知音渺渺怜人世,薄命依依念岁华。

吟蕙草,怨郀瓜。吴淞飞絮又天涯。一春梦雨伤心事,休问江南燕子家。

公绰志不欲,滕薛非所居。黄香脱枳栖,仍集东观书。

艅艎不挹浆,鹰隼非捕鱼。狐裘匪负薪,鼎鬲宁柱车。

物生各有宜,得志皆自如。违方易故常,操末缪续初。

古贤贵相知,末俗随毁誉。怀君乏羽翰,临风一踌躇。

漠漠青田鹭啄苔,背人飞去又飞回。青山影里衔青稻,知是济源枋口来。

栝城富林麓,万象殊巃嵷。芙蓉拔地起,突兀凌高穹。

朅来蜡游屐,磴道修且崇。盘旋出云表,石径趋灵宫。

山亭坐一览,天宇开鸿濛。群峰忽低堕,罗列如儿童。

黄龙与桃隘,秀色千崖通。霜风天外来,万木钻青红。

江流日夜去,滔滔不可穷。回首望少微,晓日光曈昽。

矫矫云中鹤,高举青田东。恨无垂天翼,颉颃因晨风。

凭栏读赵碣,石半苍苔封。淮海七百载,祠宇犹栋隆。

惜哉不复作,劲节遗荒丛。山僧善款客,清斋荐葵菘。

流连未及已,暮飔吹寒棕。闲情狎野鹿,逸兴随冥鸿。

诘朝石门去,江上飞轻篷。

莽苍江山百战昏,兴亡何只两东门。梁家偪泰那须惜,高氏崎岖未足论。

独许兰成沿宋宅,思招子美合湘魂。前朝相国犹人杰,目极艰难感激存。

狺狺犬护门,喔喔鸡登屋。不疑故人来,但谓风敲竹。

孤僧雪中归,白马度堑谷。坐久饭食讫,尚说毛发肃。

吹灯燃湿薪,我起子就宿。明日且复留,长安米如玉。

平章西事久仪图,朝有佥言帝曰俞。
竟识向来佥彦道,无忧今有管夷吾。
汉中席卷三秦定,卞子功成两虎俱。
根本所先能用蜀,况乘兴运即擒胡。
蜀备三边北最多,西南未易便包戈。
嗟哉作俑茶盐酒,久矣疲民战守和。
筑室道谋须勇决,养鱼沸鼎益烦苛。
归来便把中书笔,留与儿童日咏歌。

昨夜山风急,吹叶惊客馆。晨起闻雨声,未觉妨游览。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渐缓。山峰与云峰,出没浑不辨。

夙爱岩谷奇,今喜道路坦。高吟兴悠然,委辔任山蹇。

原野遍氤氲,旭日遥峰展。空濛隔疏雨,众壑殊晦显。

山鸟高下鸣,倏见晴光满。雨气蒸为霞,赤焰横绝巘。

恨无良友俱,妙赏谁余道。

老守自惭无善政,衰公不称作遨头。

开窗一镜漾晴辉,十里烟光接翠微。有树阴边人小立,无风波处鹭徐飞。

分明碧港为家好,多少红尘作计非。为我致声南去雁,穿云欲与尔偕归。

人生当遗显,每淡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

朱轮来北阙,土室访西郊。古道今还在,淳风近有巢。

蜀汉江陵千树橘,致富之术闻史公。我生江干之彻骨,山中奴婢年年空。

林凋叶脱百果绝,甘腴爱此霜后红。成都市上竞堆积,青蚨飞去来筠笼。

丹襦褪后紫络解,齿牙颇利寒浆冲。饱餐餍饫苦中冷,膏豚大碍官厨丰。

饕餮忍俊出奇秘,水乡之味宜火攻。围炉兽炭正焰炽,拨灰妥贴为覆壅。

初闻唧唧诉幽怨,旋见蒸蒸开绛宫。丹房九转琼液沥,朱霞半醉冰丝融。

山人雪骨践尘劫,赤心絮絮成热中。利膈益肺况有说,焦头烂额宁无功。

世人蜜渍例烂煮,俊爽一失非家风。何如煨烬真气足,消寒佳话宜癯躬。

筼筜谷中晚烧笋,汶山更有蹲鸱充。橘中之乐等一例,岁时乐事将毋同。

唐人重诮杀风景,焚琴啜茶难相蒙。临邛四叟傥见过,措大头脑成冬烘。

山斋爽气入空浮,却倚飞来最上头。卷幔坐看青嶂合,杖藜睛对白云流。

兴来作赋霞偏绮,卧听流泉思更幽。只恐燕台须骏急,龙媒那得久淹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