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槛虚明丈室西,丛筠佳木翠阴垂。游观物物皆深省,岂在闻钟欲觉时。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连日天气蒸,春光快花剪。楼阁生暮阴,顿失棉衣暖。
幽人观化心,事事不得懒。一更纸窗鸣,二更声忽断;
三更启户出,掌湿不可卷。始知春雨细,一使春风软。
檐响始不闻,树滴渐可辨。水虫涩新吟,炉烟回虚转。
不觉倍怀人,残灯伴孤馆。
杖策披枫林,杳然秋山长。丘陵芥纡互,松柏滋烟霜。
幽响出丛木,回飙亦已凉。目纵情更延,清泉闻空香。
兹游复不易,恻恻情内伤。遐思结遗音,日夕劳相望。
昔年谒告黄山侧,西风送尔游京国。我来昨日入明光,送尔南登古夜郎。
相逢相送何其迫,踟蹰沟水令心伤。翩翩尔自佳公子,丞相勋名在国史。
中丞踔跞本如龙,汗血神驹更千里。关西老将力不如,鲁国诸生名大起。
十年不售昭王台,辕下长鸣泣未已。尔时投笔大昂藏,仗剑悲歌去故乡。
两臂常开十石弩,千金笑入五陵场。横行直贯单于幕,手缚楼烦紫塞旁。
六骡已遁一骑返,雪花如席高云黄。马首血悬月氐器,小妇垆头索酒尝。
赤囊一日奏阙下,锦鞚飞尘朝建章。三十男儿好身手,腰悬两绶黄金珰。
旄头已落胡天久,郅支呼韩同稽首。不闻天子猎长杨,却召将军屯细柳。
西南未罢伏波军,都护金章大如斗。生年自有封侯骨,弹铗长歌劝君酒。
长歌未已涕沾裳,客子浮云各一方。两甥牵裾啼不去,一双白璧腾精光。
大者日受三四卷,小者学语声琅琅。顾我犹多离别叹,怜君不作儿女肠。
吁嗟乎,桂水横烟不可迫,流入牂牁天地坼。湘潭七十五长亭,羡尔今为万里客。
旌节遥连铜柱阴,楼船直压鲸波白。诸部蕃王伏道周,千群将吏喧江泽。
玄猿暝啸跕鸢惊,正使豪游壮心魄。春江瑶草绿可折,何当寄我长安陌。
举头凉影动明河,问信仙人八月槎。斗下孤光悬太白,云间长御挟纤阿。
《霓裳》催按新声遍,凤藻需承曲宴多。一代词华归篆刻,龙文还欲映雕戈。
重逢应有喜,何事转生悲。我已愁如许,君今鬓有丝。
纵图良晤久,先恨别离时。拟卜墙东舍,终身共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