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清隐杨鍊师

野鹤昂藏自不群,往来瀛海绝嚣氛。碧瞳老去照秋水,石室晓来生白云。

采药每于松下见,步虚时向月中闻。《太玄》亲授神仙秘,霜茧淋漓旧墨纹。

卞思义(生卒年不详,约1338年前后在世),字宜之,楚州(今江苏淮安,一作光州)人。早年有诗名。浙西宪府以其才贤,辟为属掾。虽居官,犹不废吟咏。任满转达德录判,又辟为庸田制司掾史。能苦吟,对客谈诗,终日不绝。作诗四章《叠嶂楼》、《响山》、《昭亭》、《书堂》,一时唱和者甚众。尝作铁笛诗寄杨维桢,颇为所赏。诗多失传,《元诗选·三集》录二十三首,题《宜之集》。
  猜你喜欢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太一元君掌列仙,彤晖绛彩射芝田。

功圆会遇刊名籍,可但洪崖笑拍肩。

名於瑚琏斯为贵,身与鸿毛孰较轻。
诗社近来多笔冢,醉乡何处得愁城。
碧草池塘春又晚。小叶风娇,尚学娥妆浅。双燕来时还念远。珠帘绣户杨花满。
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一曲啼乌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

为爱林塘好,频从驷马来。仅成三日别,复作一尊开。

桥忆牵衣草,庭思待月梅。昔心还卤莽,此夜重徘徊。

短日驱驰驹一罅,百刻六旬分卜夜。残年馀力秉烛吟,所冀二中并四下。

敢多奇疾希卢扁,祇是寒温随补泻。转庵著眼从昔高,伯仲古人相匹亚。

细哦纤巧天许觑,硬语崚嶒神所借。窠臼已脱卑晋宋,真淳更拟出陶谢。

近惊樗野轻千里,远自鄱阳踰百舍。举似诗家说中蜜,更引禅宗谈倒蔗。

老父病后已云怯,馀子听诗应转怕。那令勉继坡公韵,预恐难逃灌夫骂。

  绍兴八年十一月日,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臣胡铨,谨斋沐裁书,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臣谨按: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斯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犬戎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犬戎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邪?

  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啖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验,则虏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当时尚不肯北面臣敌,况今国势稍张,诸将尽锐,士卒思奋。只如顷者敌势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较之前日蹈海之危,已万万矣!倘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我岂遽出虏人下哉?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夫天下大势有所不可也!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谤议汹汹,陛下不闻,正恐一旦变作,祸且不测。臣窃谓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虽然,伦不足道也,秦桧以心腹大臣而亦为之。陛下有尧舜之资,桧不能致陛下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近者礼部侍郎曾开等引古谊以折之,桧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则桧之遂非狠愎,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明畏天下议己,而令台谏侍臣共分谤耳。有识之士,皆以为朝廷无人。吁,可惜哉!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夫管仲,霸者之佐耳,尚能变左衽之区,而为衣裳之会。秦桧,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归左衽之乡。则桧也,不唯陛下之罪人,实管仲之罪人矣。孙近附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桧曰“虏可和”,近亦曰“可和”;桧曰“天子当拜”,近亦曰“当拜”。臣尝至政事堂,三发问而近不答,但曰:“已令台谏侍从议矣”。呜呼!参赞大政,徒取充位如此,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冲御侮耶?臣窃谓:秦桧、孙近亦可斩也!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小臣狂妄,冒渎天威,甘俟斧钺,不胜陨越之至!

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
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
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
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坏阵压峨垄,遮窗暗思扉。映日斜生海,跨树似鹏飞。

梦山妾已去,落靥何由归。

六经既降诸子出,后代枝叶何其多。眼中万卷忽如扫,无乃天意憎繁苛。

陈言故纸本糟粕,吾道耿耿终难磨。劫灰不赭孝先笥,昼卧坦腹时摩挲。

渐老犹奔走,风埃过范村。岭寒催马疾,村晚待鸦喧。

世路穷迷久,人情应接繁。渊明吾所慕,高意在田园。

樱桃抄乳酪。正雨厌肥梅,风忺吹箨。咸瞻格天阁。见十眉环侍,争鸣弦索。茶瓯试沦。更良夜、沉沉细酌。问间生、此日为谁,曾向玉皇、案前持橐。
龟鹤。从他祝寿,未比当年,阴功堪托。天应不错。教公议,细评泊。自和戎以来,谋国多少,萧曹卫霍。奈胡儿自若,惟守绍兴旧约。

两峰高插碧天寒,虽得春风雪未乾。谢屐自忘登览倦,草堂终日凭栏杆。

十度凭栏九度晴,今朝烟雨一舟横。雁飞难辨空中字,橹过惟闻暗里声。

软浪成花侵寺壁,冷云如墨拥轩楹。举觞放眼吟长句,始信高楼不负名。

遗响诗三百,经时岁半千。乡邦文献集,耆旧姓名传。

风雅绵三代,精神聚一编。不辞搜辑瘁,斯道赖仔肩。

松萝閒锁一身孤,履道安禅是密谟。借问野云谁断续,思量春草自荣枯。

多见异兽心堪伏,来惯幽禽不用呼。万物尽从成熟得,莫教容易丧工夫。

阁,阁。雕镂,彩错。簇明霞,攒丽萼。玉女窥牖,飞仙捧铎。

沉烟燠宝香,媚水涵珠箔。千山蓊郁晴霁,万井喧填晓郭。

登临徙倚傍琼栏,满目春光煦寥廓。

去年曾醉杏花坊。柳色间轻黄。重觅旧时行迹,春风满路梅香。
平沙岸草,夫差故国,知是吾乡,梦断数声柔舻,只应已过横塘。
尘污出华发,惭君青藓冠。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
好就松阴挂,宜当枕石看。会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高台寂寂暮烟横,策杖逢春阴复晴。芳树影斜蝴蝶舞,锦茵寒薄鹧鸪行。

浮云依旧过溟海,舞袖何时散几楹。一笑繁华自今古,醉寻鸾道草青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