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吾北园

丞相后园天篽邻,年年分借上林春。
目前但识禽鱼乐,门外何妨车马尘。
花花祗疑但品尽,图书方验古今贫。
将军朝下无余事,端为风烟作主人。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天一角。南枝向我情如昨。情如昨。水寒烟淡,雾轻云薄。
吹花嚼蕊愁无托。年华冉冉惊离索。惊离索。倩春留住,莫教摇落。
别思乱无绪,妖氛犹未清。含香五夜客,持赋十年兄。
霜拂金波树,星回玉斗城。自怜江上鹤,垂翅羡飞鸣。
细雨濛濛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
南朝漫自称流品,宫体何曾为杏花。
三将军,一姓葛,两姓陈,捐躯报国皆忠臣。
英夷犯粤寇氛恶,将军奉檄守沙角。
奋前击贼贼稍却,公奋无如兵力弱。
凶徒蜂拥向公扑,短兵相接乱刀落。
乱刀斫公肢体分,公体虽分神则完。
公子救父死阵前,父子两世忠孝全。
陈将军,有贤子;葛将军,有贤母。
子随父死不顾身,母闻子死数点首。
夷犯定海公守城,手轰巨炮烧夷兵。
夷兵入城公步战,炮洞公胸刀劈面。
一目劈去斗犹健,面血淋漓贼惊叹。
夜深雨止残月明,见公一目犹怒瞪,
尸如铁立僵不倒,负公尸归有徐保。
陈将军,福建人。
自少追随李忠毅,身经百战忘辛勤。
英夷犯上海,公守西炮台。
以炮击夷兵,夷兵多伤摧。
公方血战至日旰,东炮台兵忽奔散。
公势既孤贼愈悍,公口喷血身殉难。
十日得尸色不变,千秋祀庙吴人建。
我闻人言为此诗,言非一人同一辞。
死夷事者不止此,阙所不知诗亦史。
承平武备皆具文,勇怯真伪临阵分。
天生忠勇超人群,将才孰谓今无人?
呜呼将才孰谓今无人,君不见二陈一葛三将军!

涤破骄阳变早秋,烟光清照北山幽。五湖遥想增潇洒,谁棹扁舟继蠡游。

忆随星骑按胶东,屡说馀杭气象雄。今日共为乡里庆,看公双拥旆旌红。

回环山水仙壶外,高下楼台画幅中。剩把豪篇传美概,免教清话又成空。

我顷虽达,不足为荣。
拟攀逸轨,少适真情。
遐赏风味,魂梦宵征。
葛巾藜杖,仿佛如生。
长岁天涯悲断梗,逢君无处不伤情。
那堪日落红楼伴,更听萧萧杜宇声。

离心已逐海云飞,欲谱骊歌笔力微。短箑幽兰三两叶,香风万里送君归。

金台砚,旧日老张闻㝢县。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

南辕回次白沟河,搴裳欲渡尘没靴。向此画见限华裔,今乃接畛皆夷歌。

忽见御庄云蓊郁,千章乔木参天碧。始知佳气似舂陵,更喜眼前多旧物。

伴行蕃使言侏离,髯奴鐻耳乃有知。叩辕敛袂出双璧,不待驲人来致辞。

自言所献非荆璞,仅比澄泥与铜雀。雅称挥毫白玉堂,夜扫黄麻追灏噩。

人皆谓彼勤且诚,盍探露团分宝馨。归家请办千斛墨,异时拟勒燕山铭。

裹空蒙、冻云如墨,匆匆人在南浦。灞桥蹇步驮愁去,递与快帆轻橹。

堪恨处。正短烛烧残,未刻西窗句。荒林断莽。便闲了门前,近人鸥鸟,此意向谁语。

行藏事,尽道日天也悟。流萍忽散还聚。玉缸春涨葡萄绿,准拟千觞飞羽。

君听取。怕越客灯宵,留滞吴箫鼓。江村夜午。来共倚寒梅,吹香弄影,璧月照琪树。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

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

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

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

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六郡良家卷地来,匈奴行殿尽成灰。虽还汉女和亲驾,弗见朝郎助费财。

是日将军犹出塞,何年天子再登台。凭君莫羡空庭绩,愿闭关门永不开。

五年四睹六龙飞,又领群仙觐紫薇。金殿烟霞浮黼扆,玉阶日月丽旌旗。

群臣奉玺勤三让,国母临朝重万机。遥食蟠桃知几次,客星还照钓鱼矶。

夹径梨花玉作英,年年寒食伴阴晴。要看雪色无边际,十二楼前月正明。

眠云石下屋三间,瀑布当檐坐卧看。怪底岩前龙忽起,夜来风雨不胜寒。

二月钱塘花满堤,六桥春色接城西。群鸥避雨投荷叶,细草和烟没马蹄。

杖笠徘徊朱槛晚,楼台依旧白云齐。閒游却起沧浪思,应买湖边何处栖。

瞎老婆半夜吹火,张聋子日午闻歌。
画得这般毫相,出生入死降魔。
有时鼓起龙门浪,娑竭龙王不奈何。

明月香风十二楼,平章湖上恣句留。半间未许神仙占,后乐何知将士忧。

蟋蟀声骄蘋草捷,鬼车啼断木棉秋。福华编就看如梦,流水桃花为尔愁。

寒泷依旧送归舻,黄叶萧萧木又枯。千古州为高士有,重来山识故人无。

客星自在云台没,渔火虽多钓石孤。祠畔烟萝闻我语,一竿从此老江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