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

仲夏发会稽,乍秋别勾章。
拟杭黑水海,首渡青龙洋。
南条山已断,北界水何长。
近远浪为国,周围天作疆。
川后偶安恬,天吴亦屏藏。
荡桨乘月疾,挂席逐风扬。
零露拂蟠木,旭日耀扶桑。
我行无休隙,此去何渺茫。
东海蹈仲连,西溟遁伯阳。
轻名冀道胜,重己企时康。
孰谓情可陈,旅念坐自伤。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大晟重均律吕全,乐章谐协尽成编。宫中嫔御皆能按,欲显仪刑内治先。

一面见溪水,三边皆翠微。
晚来虚槛外,秋近白云飞。
重至恰身老,同吟感客非。
灵山自如画,依旧隔斜晖。
穰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
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
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
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
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
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
万竹排霜杖,千荷卷翠旗。
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
岸鹊依人喜,汀鸥不我疑。
彩丝穿石节,罗襪踏青期。
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
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
绘写求真赏,缄藏献己知。
相君那肯爱,家有凤皇池。

十日春阴昼景微,鸣鸠逐妇几时归。柔桑细麦宁馨长,落絮游丝可解飞。

鼎象亨调戒在颠,或捐常馔美时鲜。
鸷形不匿麏投麓,剑影虚张蛟绕船。
壮观要还全盛日,图回须似中兴年。
掩关雷雹惊春梦,忧国丹心只自怜。

乍雨乍晴天气,轻寒轻暖帘栊。游丝飞絮已无踪,阁外湿云烟重。

绿树舟迷前浦,朱栏马滑溪桥。香车油壁漫相邀,谁是西陵苏小。

惯听云门大夏音,两京声誉重南金。天开行在关河壮,山隐长林树木深。

远戍数星寒夜火,孤村一片夕阳砧。自惭无计陪簪绂,千里空悬恋阙心。

怪底晴光别样新,昨宵微雨浥浮尘。青帘近杏三分艳,绿水迎山四壁春。

小店难居近有酒,野蔬堪采尚无人。村农时憩田塍畔,细草茸茸当坐茵。

昨日始闻莺,今朝蝉又鸣。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因垂数行泪,书寄十年兄。

故人不见意何如,流水孤村处士庐。犹记去年霜橘熟,分甘曾得寄来书。

凝真天地表,绝想寂寥前。有象犹虚豁,忘形本自然。

开经壬子世,值道甲申年。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

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停鸾燕瑶水,归路上鸿天。

金英翠叶庇灵根,吹作清秋宝篆熏。
四客对花飞玉斝,八眉和叶舞红裾。

雨馀寒气浅,园林作春媚。不知海棠花,新来著花未。

两年无惠及编氓,蜀道天难六月行。深羡高僧捐世累,竹风湖处听泉声。

楮先生共竹君子,巧制人人买聚头。宜画宜书争月旦,可舒可卷剧风流。

层层曲似屏痕展,幅幅轻如帆影收。安得一挥驱酷吏,清风从此遍南州。

天无私盖,地无私载,
如何形容,生此奇怪。
为僧何禀僧仪,学佛力破佛戒。
鼓舌摇唇,丛林殃害。
若无伽梨裹浑身,便是当年屈突盖。
门外一犬吠,櫩前一鸟鸣。
天际半钩新月,移影上疎棂。
忆得雪山六载,冻不死,
饿不杀,夜半见明星。
病馀相对两枯椿,霜发毵毵映暖窗。
纵有丹青描不得,到头六六不成双。
倦叟寻芳藉短筇,故人解后一尊同。
明霞浸水疑铺锦,彩阁横溪俨卧虹。
猿去复归啼晓嶂,僧来相伴立春风。
雪涛湍激开寒闸,涤尽尘襟万虑空。

凝霏掩冉山㠝岏,歘忽变化浑无端。春阳弄霁晓光白,暮阴阁雨秋意寒。

檐前树色翠欲滴,户外野花红不乾。风尘澒洞久莫到,何时一借凭阑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