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乌继善不值明日以诗见寄遂次韵答之(三首

佳期讵可失,况乃桑榆时。
居人忽不见,行子终何之。
暮色已凝屿,晴光始泛池。
默默就归路,益叹琼树枝。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高台延望眼,风物满前村。
细读南丰记,频开北海樽。
远山如看画,近市不闻喧。
诗是君家事,长城在五言。
黑云压垒骓嘶风,荆轲聂政粗豪同。
舞筵闪动青蛇影,焉知火帝生真龙。
一剑剡剡匹夫勇,一剑翼翼随西东。
壮士长戈气罥虹,扫开霾曀曦光融。
尊前张胆不为屈,生彘脔割吞群凶。
子房笑语指顾顷,奚啻脱车深淖中。
平阳帝谱炎精动,玉蜿蜒夜当其锋。
秦关恍服汤武出,赤帜弥张天下雄。
金刀赫灵汉剑奋,乌江落日楚剑空。
美人没草骓没水,项庄何处鸣秋蛩。
长安市上醉春风,乱插繁花满帽红。
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

我敬吕公,以其德齿。敬之爱之,何时已已。美哉吕公,文在其中。

见乎外者,古人之风。维贤有德,神相其祉。何以祝公,勿药有喜。

双双鸳鸯戏苹洲。几行烟柳柔。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娟娟何处烟明眸。相望徒倚楼。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一庭残月凄凉白。纱窗掩映灯明灭。敧枕不成眠。起来欲曙天。

流光弹指误。何计教愁去。强自学忘情。奈何情转生。

天地谁能共始终,无穷甲子自流通。平生亦有狂吟弄,祇恐消磨酱瓿中。

雪藕冰盘斫鲙厨,波光帘影带风蒲。苍生病渴无人问,赤日黄埃尽畏途。

江天云物已凄凄,老去应多少日思。
荒稗满田秋水后,平芜连苑夕阳迟。
眼昏每到看书觉,发白非因览镜知。
力疾杖藜犹可起,山中远趁故人期。
新声宛转动梁尘,歌罢谁云不断魂。
一片好香消不得,明珠十斛为何人。

长日阴阴雨与风,病夫高卧一舟中。少年欢气谁能遏,纵走名园看落红。

风波灭尽而悔当时之事,碧海澄明而恨十分之恩。
潭水月落而带清光之影,壶天云尽而存青霄之晴。
棱棱一气未生,凄凄一神未现。
默默风未起波,皎皎月未发光。
历历历万象未乱,明明森罗未参。
柏舟高躅。晚岁宜遐福。门户壮,疏汤沐。青袍围门发。端锦缥犀轴。仙桂长,交柯却映蟠桃熟。
缥缈长江曲。入破□箫逐。香雾满,飞华屋。玉钩凉月挂,冰麝芙蓉馥。千万寿,酒中倒卧南山绿。
酒酣步出玉霄峰,此去天关隔几重。
霞佩颉顽风雨上,清都只在嘿存中。

五转方成白马芽,却教六贼运河车。五行俱备雷声震,正好登楼看汞花。

一道封章彻紫宸,忧时宁复悼埋轮。玉堂本是论思地,湘水甘为放逐臣。

孤棹夜寒惟有月,上林花发不知春。皇明德量宽如海,珍重将来报主身。

第四桥下风水恶,千斛舟中心骨惊。蛟龙有时舟庙食,鸿雁每岁不南征。

松江太湖会合地,暮雨寒涛交战声。独客倚篷归叹息,崎岖世路何由平!

恋阙心逾赤,乘轺鬓未霜。祇家将六学,综国劄三章。

眷近花明路,风驰锦过乡。临分不成饮,相对独凄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