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益都

使傅来遥甸,估车驰近坰。茅庐城外市,杨树驿边亭。

淄水穿原绿,牛山入郡青。西游应未遂,又复渡沧溟。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刺史好诗兼好酒,山民名醉又名吟。
白杨河下春水碧,白杨河边多估客。
东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
岸上居人才数家,茅茨深处见桃花。
小妇河边汲新水,老翁门外看雏鸦。
桑苗未青麦苗绿,牛羊散落村墟牧。
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住杨河曲。
头梳三角髻,余发散垂腰。
时伴秦楼女,月明吹紫箫。
文章光艳压苏州,照乘何劳诧魏侯。
鸠杖欲寻江左胜,鸥盟相约社中游。
囊空自喜陶朱得,诗拙还因杜集留。
把玩日吟心似醉,定须论月废梳头。
方启中兴运,旋开万世功。
人心忧漆室,神断定青宫。
识见几微表,安危指顾中。
孤臣读遗诏,无语泣西风。

王功先美化,帝略蕴戎昭。鱼骊入丹浦,龙战起鸣条。

长剑星光落,高旗月影摇。昔往摧勍寇,今巡奏短箫。

旌门丽霜景,帐殿含秋飙。河池水未结,官渡柳初凋。

边烽夕雾卷,关陈晓云销。鸿名兼辙迹,至圣俯唐尧。

睿藻烟霞焕,天声宫羽调。平分共饮德,率土更闻韶。

一斝才空一曲随,胼胝今日顿忘疲。年来怀抱须陶写,敢笑长安众富儿。

天下有大垣,人自隐多岐。任理忘恩怨,何乃累吾私?

元气育万物,雨露丰悴之。丰悴虽有恒,还复系其资。

强者固弗已,弱者自有期。向者橐籥中,竟是谁设施?

美哉唐虞圣,至治以无为。

学馆三年梦,西山此日行。人生两屐足,世累一蓑轻。

别涧水流合,断林烟补平。谁能分半壑,相与结岩耕。

虚碧中藏白玉京,梦魂飞入黄金城。何时再步烟霄外,皓齿仙童已扫厅。

忍把浮名卖却闲,门前流水对青山。
青山不语人无事,门外风花任往还。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
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

争墩人已去,晴日恣幽寻。㶁㶁泉声细,悠悠塔影沉。

掉头遗浊世,把臂入深林。与子深吟久,愁思恐不任。

灶养抽薪带湿烧,爆声还冀七弦调。中郎才思都消歇,莫恨琴材爨下焦。

铁面声名满九州,尔来孙子亦风流。
怡云自比孙弘景,下泽谁如马少游。
醉袖舞低千嶂月,钩纶翻动五湖秋。
可怜旧日飞觞处,波影空摇百尺楼。

谁移梁苑箨龙姿,十顷烟霞带碧漪。抚景漫裁司马赋,檀栾犹获紫端池。

觅得荷衣亦偶然,三壬三甲莫虚传。
知无皂盖朱幡分,奈有清泉白石缘。
今日为贫行作吏,他时有路即归田。
头颅自断只如许,但问闲居得几年。

偶得读书暇,来寻野衲家。涧鸣凤乍起,山暝日初斜。

到树惊啼鸟,推窗见落霞。同游郑高士,坐石共分茶。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