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齐东野语仅荒唐,读诏人人泣数行。怪事闻呼奈何帝,佹诗敢唱厉怜王。
袖中禅代谁经见?管外窥天妄测量。钩尽甘陵南北部,庶人横议亦刊章。
扬子扁舟送客行,飞涛春涌石头城。遥知金马沉酣日,彩笔凭陵赋二京。
丁溪烟树。指新翠沈沈,摇漾书户。曾记五年前,棹扁舟、桃源问渡。
一枝闲借,每小憩、绿天庭宇。销暑。警乱蝉、几点疏雨。
当时惭云照海,睡醒来、犹闻战鼓。富贵南柯,待觅封侯能否。
让与诗人,醉吟茶语。自成仙府。帘卷处。斜阳淡衬花谱。
馀寒马上试春衣,四月杨花扑地飞。行过故园应怅望,荒郊无树蕨苗稀。
严亲在高堂,征夫在天涯。所以于此时,瞻云每兴怀。
念子失怙恃,悠然坐松斋。感此无定每,邈若音容乖。
四方及上士,怅望胡能偕。因之为此图,氤氲抱丹崖。
似当日之夕,山气何其佳。显亲系揭名,古训期免谐。
愿言作霖雨,行当咏三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