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鱼骛远海,雄鹄陵高玄。区区一亭长,帝业何赫然。
光芒三尺剑,群雄让锋先。嬴项屹山岳,扫灭如飞烟。
故乡偶一归,艾老相周旋。百感忍中起,深情何由宣。
往时同功人,今乃不一全。害能亦宁忍,远计有未便。
竛竮视孤影,三侯发尊前。丈夫英雄气,儿女泪迸泉。
纵观能几时,忧虞浩无边。西风吹古台,老屋攲河壖。
低徊一长啸,乾坤多材贤。
守道遗荣利,趋物丧其真。诎伸难并观,高尚良可伦。
不见玄庐子,精神已无存。煌煌口中珠,含此谁为珍。
富贵焉足求,甘我贱与贫。
人生无友朋,何以攻短阙。我交君弟兄,意合非固结。
奈何不须臾,已复经岁月。叶落政知秋,竹新还缥节。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
厥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而思仿佛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耳。
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
化城负东郭,地古严公宅。同佩结幽寻,况值将归客。
山门坐翠微,萝径入松柏。定水注行衣,香云绕离席。
衔杯双树间,百里见海色。日暮各分飞,空山夜寥寂。
邬子岩前江雾开,瑞州河口北风回。南山一点青螺小,鄱水千群白雁来。
明月尚圆天气好,良宵虚度客心哀。故园松桂无人管,只恐秋霜两鬓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