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杂咏七首 其三

白玉堂前夜合花,高高绿树散朱霞。朝来如见唐人画,系著谁家白鼻騧。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猜你喜欢
一别云阳宅,深愁度岁华。翠浓春槛柳,红满夜庭花。
鸟影垂纤竹,鱼行践浅沙。聊当因寤寐,归思浩无涯。
我亦将归者,先行极羡君。
惟因交已久,颇觉意难分。
江满帆侵树,山高烧入云。
他年有书札,彼此访耕耘。
三分春色二分休,是处红稀绿已稠。
芳草池塘空有思,落花亭馆不胜愁。
人情似昔犹难合,身世如今岂易谋。
若欲忘忧须是酒,醉乡安稳胜封侯。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书殿宫臣宠并叨,不同憔悴返渔樵。
无穷兴味闲中得,强半光阴醉里销。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
犹须五物称居士,不及颜回饮一瓢。

濠上有川叹,沧洲多海怀。伊我江湖姿,浩荡中渊回。

寻秘右洞庭,飞衿左蓬莱。瑚琲探富获,存之无轻开。

扬波万古源,荡潏塞视埃。谁能写小笔,聊意亦可谐。

仁智在户限,寄言亦悠哉。临咏志一启,得者亦可推。

黄汾窈如湮,安问傅岩才。

渔阳老妇白发多,去年归自斡难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众推许。
父母求婚来大都,朱门许嫁不须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枢副。
当时误信媒妁言,论财竟作偏房妇。
含羞俯首半载余,天上兵来北击胡。
百口仓皇夜出塞,散入匈奴部落居。
偷生强欲随风土,旋绾盘头学胡语。
区脱沙中逐井泉,琵琶马上调歌舞。
岂无肉食充黄粱,亦有酥酪为酒浆。
族类不同天性异,触物时时怀故乡。
况当夫死子尚幼,风沙易得红颜丑。
归心一片竟谁知,绝漠穷荒零落久。
前年天子亲北征,单于纳款烟尘清。
往来信使无虚月,老身遂得离边庭。
提携二子到乡邑,村墟改变无亲戚。
吞悲暗忆别家时,别时十七今七十。
角尖高帽窄衣裳,半臂珠络红缨长。
儿童乍见皆掩笑,元季都人同此妆。
今日官家有恩例,给与牛羊赐田地。
太平衣食足耕桑,且保白骨埋渔阳。
独惜生来命何薄,虚掷春光向沙漠。
寄语邻家窈窕娘,早嫁无如故乡乐。

独上高原望海堤,黄云白浪使人迷。无端路近青铜港,流水三条尽向西。

黄山山下练溪肥,水荐溪毛陆荐薇。白鱼供馔酒初熟,画舫移来人乍归。

治家只是春蚤馔,结屋更爱山重围。我欲过从访渔隐,时危常恨与心违。

压角旧仪烦阁老,濡毫逋责费公移。

绣帘风定炉烟直。碧纱窗外垂杨色。微雨杏花残。小庭生薄寒。

天涯幽思远。双燕归来晚。烟草满平芜。春山闻鹧鸪。

伤情切。苍苍烟树云重叠。云重叠。天涯苕递,谁传鱼贴。

双眉蹙损纤纤月。容光消减心相意。心相意。背人无语,泪痕偷拭。

无为斋墙土花碧,悲风飒飒响通夕。墨耶泪耶不可知,白头老儒对镫泣。

金荃兰畹楚臣骚,丹凤城中鬼夜号。翠华西幸华山高,孤臣之魂安足招。

缁衣曾染墨痕香,茗碗炉烟绕石床。自昔谈元聆象教,于今问法向龙王。

昙花黯淡飘兰若,薝卜参差护影堂。坐对僧雏思老衲,怆然霜鬓独回翔。

语录传来久,所明机妙深。
霜天七实月,禅夕一真心。
祇有道为证,更无尘可侵。
前溪鸥出没,谁自感浮沉。

有鸟声悲切,初闻涕可挥。似谙行路险,故唤不如归。

闻到吴门未解围,千家村郭爨烟微。长川白骨沧波冷,满地绿林豺虎肥。

烽火迢迢中夜梦,云山渺渺几时归。故乡消息劳相问,惟有新城闭落晖。

孤亭临峭岸,别有远泉来。山与中条合,河逢一曲回。
夜声多雁过,晚色乱云开。却自求僮仆,淹留莫谩催。

隐隐西郊外,屯云渐彻天。欲为民望岁,正喜雨归田。

乐且从人后,忧宜自我先。试看阡陌上,禾黍已芃然。

豆子山,打瓦鼓。

扬平山,撒白雨。

下白雨,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