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无题五首 其三

回首昆崙五色天,疏风落日重佪儃。驾骖八骏非忘镐,台置千金旧慕燕。

地限上林云过雁,雪封西岭树啼鹃。远惭行在周庐士,横草无功日晏眠。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截得苍山一段秋,千峰万壑翠光浮。虚堂百尺琉璃簟,对此真堪作卧游。

霜砧声急。潇潇疏雨梧桐湿。无言独倚阑干立。帘卷黄昏,一阵西风入。年时画阁佳宾集。玉人檀板当筵执。银瓶已断丝绳汲。莫话前欢,忍对屏山泣。
溪山多胜事,诗酒辨清游。主人为我,增葺台榭足凝眸。仿佛玉壶天地,隐见瀛洲风月,千首傲王侯。谁与共登眺,公子气横秋。
记当年,曾共醉,庾公楼。一杯此际,重话前事逐东流。多谢兼金清唱,更拟重阳佳节,挼菊任扶头。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
天生纯孝本良知,不愧周人七子诗,
绝妙好辞为写照,丰碑千古在江湄。
哀哀江上救沉尸,墓木留形世所悲,
得旨春秋参祀典,孝诚今日再逢时。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亡厌也。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廧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春雨春风褰翠箔。杨花也似人轻薄。鱼子花笺山海约。

当初错。当初错画鸳鸯诺。

十幅红裙金缕雀。近缘脩道浑闲却。手把琅函书一握。

从今莫。从今莫更思量著。

元子扫空桓氏业,窟郎荡尽李家风。
前人留得儿孙立,何患鸾枝不长桐。

栖迟在野半星过,混迹时逢醉尉诃。昼永闲门游迹少,夜阑警枕泪痕多。

谁人共汝闻鸡舞,少日怜余扣角歌。料得横霄黄鹄翅,未须逃死入蜂窠。

翁侯两兄弟,志尚等高独。
闲心没江鸥,逸兴狎山鹿。
难兄早登第,高风动乔木。
湘南花满汀,百里正膏沐。
归作山水游,词源倾百斛。
令弟小谢徒,深沉郁林麓。
优游千卷书,平生几竿竹。
能琴弦不理,少饮巾未漉。
史倡复弟酬,音调谐击筑。
昼卧小窗南,烦暑在荷屋。
凉风从何来,池花动轻蔌。
顾□傅新章,爽气滫炎伏。
如临古润旁,泓澄碧环复。
如倚青林下,松风对心读。
善诗如善韵,警响间圆熟。
但令契人心,勿令骇人目。
我爱二君子,芳馨袭兰菊。
迎秋月色新,佳香满晴宿。
安得扁舟去,□□荫溪谷。
论诗暮继明,吟思俱毣毣。

妾住在长干,离居岁欲阑。洞庭归客少,浦口去人难。

雨落吴天暮,云横楚岫寒。含情何所待,憔悴碧江湍。

阴岩万古无纤尘,木石翠润无冬春。时哉两猿挂复蹲,其一抱子为屈伸。

下有游貆意甚驯,雄雌嬉游循水滨。沐猴遇獐愕欲奔,据高自得俯而扪。

悬之门堂阅疑真,妙哉易生笔有神,以此成名以终身。

昔年游历访霓旌,多谢仙师数里迎。今日重来知有意,此身应不为公卿。

道场山前独鹤飞,山人山畔扃岩扉。南屏十里昔喜占,菖蒲九花今恐稀。

孤坟应遣鬼神护,遗墨长共林泉依。桐帽棕鞋不可见,白云一片时来归。

金銮后记人争写,玉署新碑帝自书。
忆别无今日,生还有岁年。
那期千里合,相见一潸然。
往事秋云外,幽怀落叶前。
何时与同好,方驾枉林泉。

春阳恰照空园,晓莺啼倦残红冷。芳魂无据,冰帘斜扑,乱抛芳径。

力弱丝游,心疏蝶过,召还烟景。问余春未远,悠扬何事,依然就,风中影。

门外晚寒犹逞。正无聊、断肠人醒。新巢燕子,衔来尚湿,小楼初暝。

露重晨留,泥香夜葬,沾衣微省。更一溪、暗水吹成罨画,绣萍千顷。

南山有松柏,茑萝附其根。植体虽不同,相依朝与昏。

缠干复牵枝,保此真质存。美哉伯夷传,所喻乃名言。

苍蝇集骥尾,万里得腾奔。颜贤失孔圣,胡能到今尊。

士贵识所托,终始无翩翻。

儿女成行泪暗弹,故宫回首夕阳残。楚王任有千金赏,祇买桃花笑曲阑。

閒从海上游,挂席遵韶石。星驿郁夫容,应有弥须迹。

炉峰耸秀异,龙门湛空碧。中天据南华,四境若完璧。

灵感宝林谶,名重开元额。祥云澹不飞,古桧何翼翼。

象教亘千龄,传灯惟一夕。不饮曹溪水,世尘无由释。

不悟明镜台,本来那可译。师言不二门,至乘无千百。

冥濛恣敖游,舍筏惟所适。悠悠此溪流,天地无与易。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