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馆杂书二首 其二

殊乡春色不曾浓,才力新兼病思慵。一枕清风闻格磔,半瓶香雪浸苁蓉。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
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
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
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浙水带天邑,于今如涧瀍。言从发源处,直到行阙前。

使君仪曹郎,省闱早周旋。一行到辅郡,奏课十郡先。

是时新雨馀,纵缆惊号蝉。长河无六月,解带风中眠。

乌羽动林莽,马门纳云烟。村村老农出,寒女一笑嫣。

共谈两岁乐,米粮不论钱。今日见使君,使君正当年。

还能持节来,莫作长弃捐。再拜不可留,鼓声催发船。

嗟我寄枌社,弟兄辱知怜。宦游适四方,从公倘非难。

农人寔怀土,欲见无由缘。唯因足襦裤,长说使君贤。

象设隆新宇,龙潜想旧居。碧楼披玉额,丹仗导金舆。

代日兴光近,周星掩曜初。空歌清沛筑,梵乐奏胡书。

帝造环三界,天文贲六虚。康哉孝理日,崇德在真如。

东华飞辩少年时,伐鼓撞钟海内知。
牍尾但书臣向校,头衔不称閷其词。
斜阳流影入房栊,复绿重红掩映中。
想得那人新睡起,倚床闲啮绣残绒。

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

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

丰沛之间河乱走,汹汹之势成陂薮。大船愁浅小愁贼,贼船如飞苇滩黑。

自从将军镇东土,昼夜人行路不涩。将军本是将门种,躯干堂堂万人勇。

入山缚虎百兽慑,赤手批蛟色不动。射杨叶尽矢亦尽,始知百发还百中。

武宗见之屡凝顾,戟郎遽拔千夫总。英雄自古不下人,将军献策况有文。

骅骝暂蹙历块足,雕鹗竟上横秋云。世情金多位乃高,图名交结须贤豪。

将军无钱自树立,于人傲气但长揖。挤出事体虽云垂,威势我喜行河淮。

黄流稳帖遁鲸鳄,白日光彩收狼豺。大同反刃血未乾,甘州磊卵人心寒。

荐书何由至天子,拜将早筑黄金坛。

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

濯足荒溪口,延望大江浔。石树环碧綵,泉潭生翠阴。

经亘涉清涟,沿洄登素岑。日暮樵响绝,但闻山水音。

鸿雁遵渚飞,麋鹿聚空林。而子岂不乐,其如兼善心。

秋蝉噪,声细又声长。饮罢餐风声不困,声声都了显行藏。

使我起凄惶。

堪嗟叹,模样声蜣螂。尚自超然蝉退去,为人宁忍昧三光。

急急养铅霜。

老尚留樊素,贫休比范丹。

红陈百万积敖仓,表里山河号富强。海漕于今归上谷,萧然小县类山庄。

送君曾水上,临水即相思。不似钱塘水,潮来有信期。

桃树当窗隐小楼,草堂与子坐绸缪。经年一见一回别,为我三杯三日留。

歌舞有人怀绛帐,琴书此去重仙舟。无闻白发惭知己,莫舍诗篇慰远愁。

小苑春初至,皇衢日更清。遥分万条柳,回出九重城。
隐映龙池润,参差凤阙明。影宜宫雪曙,色带禁烟晴。
深浅残阳变,高低晓吹轻。年光正堪折,欲寄一枝荣。

冬残草尚绿成围,广漠风中试袷衣。笑客莫惊春太早,秧针田内正初肥。

卷地朔风阵阵,过江征雁行行。底事劳劳无定踪,只缘辛苦随阳。

清夜月明人静,残星几点微茫。

毛羽谁怜丰满,书空枉费文章。嘹唳一声愁欲绝,芦花两岸飞霜。

玉笛小楼吹罢,碧天万里何长。

楚州淮阴娑罗木,霜露荣倅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枯,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侵苔藓山湿,尚写墨本传东吴。
黄绢古碑千载事,汀花岸草旧江村。
波心夜夜见明月,疑是曹娥堕水魂。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