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其一

美人青云端,望之不得亲。赠我一端绮,珍重同南金。

上有连理枝,间以双飞禽。裁衣以被服,报之绿绮琴。

衣以结绸缪,琴以酬知音。文采岂不贵,尚絅思自珍。

虽敝不忍弃,感子同一心。

(1273—1355)宁国宣城人,字叔志,号堪老真逸。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岳州路同知,历南安、信州、平江三路总管府推官,治狱明敏。调兖州知州,除国子司业,与修辽金宋三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与张师愚合编有《宛陵群英集》。卒谥文节。
  猜你喜欢
先生一向事虚皇,天市坛西与世忘。环堵养龟看气诀,
刀圭饵犬试仙方。静探石脑衣裾润,闲炼松脂院落香。
闻道征贤须有诏,不知何日到良常。
冥心唯事白英君,不问人间爵与勋。林下醉眠仙鹿见,
洞中闲话隐芝闻。石床卧苦浑无藓,藤箧开稀恐有云。
料得虚皇新诏样,青琼板上绿为文。
凤骨轻来称瘦容,华阳馆主未成翁。数行玉札存心久,
一掬云浆漱齿空。白石煮多熏屋黑,丹砂埋久染泉红。
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赉须加陆逸冲。
我行春三月,山中百花开。披林入峭蒨,攀登陟崔嵬。
白云半峰起,清江出峡来。谁知高深意,缅邈心幽哉。
第一多闻师子儿,碧云馀力嗣工诗。
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谁知力耕者,桑麦最关心。
北来儒士说,许下有吟僧。白日身长倚,清秋塔上层。
言虽依景得,理要入无征。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胜。

须眉白尽似非吾,感物依然独向隅。百岁春光驹过隙,一生行迹雁衔芦。

非鱼庄叟宁知乐,如凤寒虫只自呼。君是梁园贵公子,未应同恸阮公途。

春晴壶峤紫城隅,掖路云深柳万株。绮阁跨池因汉凿,花宫叠石总秦驱。

峰为翠凤翔华盖,树作苍龙护蕊珠。岂是君王游豫处,豳风无逸殿中图。

得遂莼鲈愿,言从汗漫游。衣冠犹白社,楼阁即丹邱。

万井虹初霁,千峰翠欲流。忘形随杖履,天地一虚舟。

秋社年来事总非,自将弱羽托乌衣。看他华屋羞轻入,留得孤巢拟独归。

鹰隼猜深应远害,炎凉历尽早知几。当风莫笑身无力,未肯衔泥附热飞。

十日山中雨,今朝见夕阳。乾坤觉清旷,草棘有辉光。

竹影摇残滴,松声送晚凉。南窗聊自适,无用说羲皇。

事物形虽同,中间势各异。推迁无宁期,倏忽已易位。

智者识机微,安焉处平易。人生贵无私,莫使闻见累。

毕竟今朝留不住,随郎且下西洲。平分离恨与郎谋。

旧愁郎自认,容妾认新愁。

谁道愁来还合并,欲分新旧无由。无情最是木兰舟。

趁潮过浦口,流泪滴矶头。

凉飙拂林黄叶飞,愁心断绝江天涯。南音几度寄秋思,故国欲归仍未归。

朅来时陟北山屺,目断孤云几千里。音书久旷南飞鸿,乡心每逐东流水。

怀哉岁月成蹉跎,庭闱垂老白发多。宦程况复隔淮越,夕阳芳草情如何。

情如何,那堪论,丈夫为国须致身。君不见太行立马一回首,至今犹记河阳人。

地接扶桑日早烘,采珠人胜掘雷公。洋行领袖闽商占,苗洞山川象郡通。

孔雀尾开金扇绿,巨虾壳制宝镫红。海航往往风旋去,吹坠山头一叶同。

携铛小住板桥东,诗酒流连笑语通。忆否夜深凭槛坐,一轮明月两家同。

不贻润笔便须诗,诗润相将景物滋。藉洗俗纷须雅韵,好从忙里觅閒时。

忧来作画忘工拙,兴尽吟哦助远思。三载三迁生计淡,敢将心绪告相知。

冰把升沉挂舌端,排空剑气逼人寒。
竟锄卉服功良易,及试花封事转难。
病骨欲从閒里过,长身仍作梦中看。
醒庵文献知多少,一子雍容尚耐官。
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
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

天宝失御隳乾纲,四海摇荡无完疆。西南门户恃巴蜀,吐蕃些蛮长称强。

绳桥西山几挞伐,泸戎邛笮烦边防。南康秉钺布威信,臣服南诏降西羌。

官军深入维保路,婴笼执缚同驱羊。烽火衰息振彫敝,置渠修堰勤耕桑。

当时功名推第一,赐以异数称勋王。至尊亲为染宸翰,纪功勒石词辉煌。

此邦自昔号难治,错杂夷夏参伧荒。年来盗贼起闾里,跳刀走戟纷螟蝗。

贯穿城郭谒长吏,牙纛避道人走藏。幺䯢鼠子已如此,洪流忽溃焉能当。

摩挲此碑重叹息,救时之才亦难得。豺狼塞道狐夜嗥,未暇作诗歌乐职。

修竹千竿自闭门,著书兼得避尘喧。猎逢渭水周称尚,殿有灵光鲁独存。

四世丝纶瞻骑省,六朝杖履长兰荪。即看双鹤翩翩起,人道罗江别有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