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

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须信家居日,方为已有年。

劬劳中外遍,名迹始终全。伯玉空搔首,蹉跎愧在前。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一砚常摩拊,宁容点涴痕。
洗教残墨去,乞与小鱼吞。
岩石微尘浣,洼泉寸鬣翻。
安知与肝紫,姑爱麝胶浑。
体制该秦篆,飞腾慕禹门。
校人勿烹汝,腹有素书存。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
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
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
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
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
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
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
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懊恼嘉荣白发年,逢人依旧唱阳关。
渭城朝雨今谁听,砑鼓跳踉一破颜。

晨耕馌箪壶,夜绩课絺绤。感时百忧集,遇酒一笑适。

五湖波浪阔,勿厌田庐窄。土膏燥不粘,山骨寒更瘠。

惯向长安事朝谒,满衫尘土厚於泥。
行人若爱青山好,何不暂时留马蹄。
泽国相逢话一宵,云山偶别隔前朝。社思匡岳无宗炳,
诗忆扬州有鲍昭。晨野黍离春漠漠,水天星粲夜遥遥。
闲吟莫忘传心祖,曾立阶前雪到腰。
扁舟载月随夜风,晓到溪源访老农。
水骨借风鸣活活,涧毛被雨绿茸茸。
竹萌已削琼瑶白,村酒仍沽琥珀浓。
醉倒田间无一事,九衢车马自冲冲。
我昔孩提从我兄,我今衰白尔初成。
分明寄取原头路,百世长须此路行。

少年未识事,冠带逐时流。一悟名为妄,悠然返林丘。

假此精舍居,萧条岩径幽。竹树共清密,川涧屡环周。

高峰延新旭,华栋鸣晨鸠。晞发东轩下,群书散不收。

嘉名余始制,妙翰若云浮。况有同心友,觞咏接绸缪。

始来适朱夏,今已踰素秋。谬处山水宅,惭非仁知俦。

耽玩昧出处,栖泊愧淹留。诚知非吾庐,且得性所求。

水赢牵路漫,水缩滩碛多。
涉世正如许,忠信平风波。
寒肩拥榾柮,灰裹寻阴何,
举头见南山,白云生薜萝。

秋水平堤疏雨歇,风吹杨柳骊歌发。同作西秦辗转身,君向长安我还越。

鞭丝帽影结队行,方舟并渡灞桥平。渔镫夜泊新丰市,戍火朝明太华城。

潼川谷口分携处,听雨听风各异路。代马还嘶塞北烟,越禽自托天南树。

南北翱翔多故人,不胫不羽要路津。致身迟速须有会,莫以外吏伤沈沦。

别语无多各努力,后会悠悠梦相忆。龙潭高处少鸿飞,满楼烟雨空秋色。

满盛煮茗春波月,旋汲浇花石涧泉。客至不妨频劝酒,醉开白眼看青天。

忽忽岁云暮,朔风吹客衣。
却因乡井近,转觉信音稀。
山响鼪鼯啸,江空鹤鹳飞。
百年浑潦倒,底事未能归。

小院浓阴绿更幽。鹧鸪声里夕阳收。枣花微雨酿成秋。

凉月玉箫怀旧梦,东风池草惹新愁。一春心事倚高楼。

不奈雪埋照,可堪风漏香。
天寒无疹粟,日暮有严妆。
桃李真肥婢,松筠共老苍。
合教居第一,独自占年芳。

古墓犁为田,古田筑为墓。消息如川流,逝者谁能驻。

村媪无是非,抵掌话今古。村老无礼仪,酌酒辨宾主。

捆藁障隙风,掎柯运齐斧。计岁为饔飧,方寸绝城府。

随序乐有余,自食力勤苦。

一艇溪回带雨轻,断崖千仞入云平。丹枫石壁先祠古,黄叶山椒野史成。

携茗漫尝新汲水,摩碑为检旧题名。偶谈遗事还增感,坐对寒岩别有情。

长忆山中云共住。出处无心,只恨云无语。今日能歌还解舞。

不堪持寄山中侣。

谁道解愁愁更聚。自有卿卿,惯画双眉妩。问取悭风并涩雨。

相逢认得怡云否。

兔角峥嵘出象头,六街齐打凤皇球。
乌投墨沼云将合,鹭宿银河月正秋。

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人语蛮烟外,鸡鸣海色中。

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