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舒光莹窗绮。宛转羞空床,披轩步庭际。
故爱同一心,新愁今两耳。咫尺相会难,迢迢若千里。
况复千里隔,忧端无穷已。
两纪中天侍冕旒,甘盘仍作济川舟。传家经术终黄阁,袖手功名未白头。
身似留侯初出汉,葬如姬旦不忘周。千官祖奠城东陌,十里春风鼓吹忧。
芳丛百朵烂红云,曾倚西轩醉两春。梦雨一惊巫峡曲,佩香常记汉江滨。
病怀日负杯中物,花意今看檐上尘。回首东风君自问,栏边更有后来人。
忆昔荆溪花发时,楼船泛渌日悠扬。秉烛高歌大鱼出,风涌更深殊未央。
倏忽转盼已成迹,鞍马共逐风尘客。都城对面亦须臾,兼有簿书相促迫。
秋风袅袅生江湖,复送君登万里途。苍茫五岭炎荒地,无使瘴疠侵肌肤。
夜寒起暮声,潜籁入云杪。飘飘游子身,眼明月华皎。
幽独移清晖,飞楼托缥缈。河汉流无声,惊鹊枝犹绕。
纡回地脉深,苍茫城郭小。镫火千门扃,风色青烟袅。
侧望西山阴,远见翠鬟窅。处静明秋毫,息心遗众扰。
颇闻骑驴翁,云水行清矫。孤筇倚河桥,间身契鱼鸟。
凄怆九点尘,烈风无时了。大化行一息,群生各昏晓。
石齿激流波,咽咽仙源杳。
妾本良家女,嫁为荡子妻。荡子远从军,戍北又征西。
井梧叶黄秋露白,络纬悲啼玉阶侧。家家刀尺动寒衣,妾守空房閒不得。
自开故箧为检寻,含情和泪捣秋砧。愿将有限平生力,碎尔天涯铁石心。
凉风凄凄月皎皎,千声万声天未晓。作劳无意数更深,独有残灯照人老。
晋平公使叔誉于周,见太子晋而与之言。五称而三穷,逡巡而退,其言不遂。归告公曰:“太子晋行年十五,而臣弗能与言。君请归声就、复与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将以为诛。”平公将归之,师旷不可,曰:“请使瞑臣往,与之言,若能幪予,反而复之。”
师旷见太子,称曰:“吾闻王子之语,高于泰山,夜寝不寐,昼居不安,不远长道,而求一言。”
王子应之曰:“吾闻太师将来,甚喜而又惧。吾年甚少,见子而慑,尽忘吾度。”
师旷曰:“吾闻王子,古之君子,甚成不骄,自晋如周,行不知劳。”
王子应之曰:“古之君子,其行至慎,委积施关,道路无限,百姓悦之,相将而远,远人来欢,视道如咫。”
师旷告善。又称曰:“宣辨名命,异姓恶方。王侯君公,何以为尊,何以为上?”
王子应之曰:“人生而重丈夫,谓之胄子;胄子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士率众时作,谓之伯;伯能移善于众,与百姓同,谓之公;公能树名生物,与天道俱,谓之侯;侯能成群,谓之君;君有广德,分任诸侯而敦信,曰予一人;善至于四海,曰天子;达于四荒,曰天王。四荒至,莫有怨訾,乃登为帝。”
师旷罄然。又称曰:“温恭敦敏,方德不改,开物于初,下学以起,尚登帝臣,乃参天子,自古而谁?”
王子应之曰:“穆穆虞舜,明明赫赫,立义治律,万物皆作,分均天财,万物熙熙,非舜而谁能?”
师旷告善,又称曰:“古之君子,其行可则,由舜而下,其孰有广德?”
王子应之曰:“如舜者天,舜居其所,以利天下,奉翼远人,皆得己仁,此之谓天;如禹者圣,劳而不居,以利天下,好与不好取,必度其正,是谓之圣;如文王者,其大道仁,其小道惠,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敬人无方,服事于商,既有其众,而返失其身,此之谓仁;如武王者义,杀一人而以利天下,异姓同姓,各得其所,是之谓义。”
师旷束躅其足,曰:“善哉,善哉!”
王子曰:“太师何举足骤?”
师旷曰:“天寒足跔,是以数也。”
王子曰:“请入坐。”遂敷席注瑟。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乃注瑟于王子,王子歌《峤》曰:“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
师旷蹶然起,曰:“瞑臣请归。”
王子赐之乘车四马,曰:“太师亦善御之?”
师旷对曰:“御,吾未之学也。”
王子曰:“汝不为夫《诗》?《诗》云:‘马之刚矣,辔之柔矣。马亦不刚,辔亦不柔。志气麃麃,取予不疑。’以是御之。”
师旷对曰:“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
王子曰:“太师何汝戏我乎?自太昊以下,至于尧、舜、禹,未有一姓而再有天下者。吾闻汝知人年之长短,告吾。”
师旷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
王子曰:“然。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汝慎无言,殃将及汝。”
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