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长沙公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与长沙公是同一宗族,祖先都是大司马陶侃的后裔;由于世次相隔已远,彼此也互不相识;这次路过温阳而得相会,临别之际,以此诗相赠。
同一源头分支流,世系渐远人相疏;感悟此理深慨叹,因念彼此同初祖;血缘宗亲渐疏远,岁月悠悠不停仁;感叹族亲成陌路,犹豫徘徊心恋慕。
君为同族美名扬,弘扬父志功辉煌;温文尔雅谦和态,美德生辉映圭璋;风华正茂光灿灿,立身谨慎防秋霜;可钦可佩令我赞,君为我族增荣光。
彼此偶然一相逢,我愧辈长忘同宗;笑语欢言尚未久,君将离去各西东;三湘遥遥君归处,九江滔滔我意浓;远隔山川路途阻,频将音讯互为通。
如何表达我心意,且送几句肺腑言;积土可以成高山,进德修业是圣贤;愿君此去多保重,相送登程意凄然;路途遥远难再晤,愿得音讯早早传。
注释
长沙公:指陶延寿。
于:犹“与”;族:宗族,家族。
祖:陶延寿是陶侃的玄孙,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非嫡系),这里的“祖”兼指对方的曾祖父辈与自己的祖父辈。大司马:东晋名臣陶侃,曾任太尉,封长沙郡公,后拜大将军,死后追赠大司马。
昭穆:指同宗世系;古代贵族宗庙制度,二世、四世、六世居于左,叫作昭;三世、五世、七世居于右,叫作穆;既远:指世次相隔已远。
路人:过路之人,指关系疏远,彼此陌生。
浔阳: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这里是陶渊明的家乡
同源分流:同一水源分出的支流,比喻同一宗族的不同后代。
人易:人事变更;世疏:世系疏远。
寤:通“悟”,觉悟,醒悟。
厥:其;厥初:当初的始祖;语本《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实维姜源。”
礼服:服丧的礼服,这里指宗族关系;古人因血缘亲疏关系不同,丧礼之服也有别,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绸麻等五种;悠:远,指关系的疏远。
眇(miǎo):同“渺”;眇祖:指年代久远。
行路:行路之人。
眷然:恋慕的样子。踌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於穆:赞叹之辞;《诗经·周颂·清庙》:“於穆清庙。”毛传:“於,叹辞也;穆,美。”令:美,善。
允构斯堂:指儿子能够继承父业;允:诚信,确能;堂:正室,喻父业。《尚书·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若考:其父。底法:屋基的大小宽长;厥子:其子;矧:况且,何况。)意思是说,父亲已经奠定建房的规模,儿子不肯为堂基,又怎肯继续建造房屋?这里是反用其意。
谐气:和谐的气度。冬暄(xuān):像冬天的阳光般和暖。暄:暖和。
映:辉映。怀:胸怀。圭璋:宝贵的玉器。这句是说长沙公的胸怀与可与美玉相映生辉。这两句赞美长沙公气度温和,品德高尚
爰(yuán):语助词;采:光彩;华:同“花”;爰采春华:光彩如同春花;这里是形容长沙公风华正茂,功绩卓著。《宋书·高帝纪》载:“义熙五年(409年),慕容超率铁骑来战,命咨议参军陶延寿击之。”可知陶延寿于义熙间颇立功业。
载:通“再”,又;警:惕;载警秋霜:惕于秋霜之微;是说长沙公立身处事机敏练达而小心谨慎。
钦:敬。
实宗之光:实在是宗族的荣光。
伊、云:语助词;遘(gòu):遇。
长:长辈;指作者为长沙公的长辈,同:指同宗。
逝:往,去;这里指分别
三湘:泛指湖南,这里指长沙公将返封地长沙。
九江:指作者所在地。
行李:使者;行李时通:经常互通音讯。
写:抒发,倾泄。
贻:赠送。
篑(kuì):盛土的竹器。
为山:指建立功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加一筐土虽然很少,但积少成多,最终亦能成山;这里是勉励长沙公不断进德修业,最终可以建成伟大的功业。
敬:有“慎”的意思;离人:离别之人,指长沙公。
临路:上路,登程。
款:诚,恳切;款襟:畅叙胸怀;辽:远。
音问其先:是说可以常通音讯。

赏析

  这首诗共四章,诗人以长者的身份,一方面感叹宗族的悠久历史赞美宗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赞扬长沙公能继父业,并勉励其不断进德修业,希望日后常通音讯。

  陶渊明与长沙公虽然同宗,但由于支系略远而形同路人,这不禁使颇重亲情的陶渊明有些失意,“眷然踌躇”。但临别之言,作者并无抱怨而是以长者口吻,述先祖之洪烈,赞宗族之美德,而长沙公又能“允构斯堂”,“实宗之光”,颂扬其继承祖业的才识与功绩。这是一种长者的期盼与肯定。“笑言未久,逝焉西东”道出即将离别的不舍,二人言谈相投,惜别之情自然而生,“逝焉西东”乃见聚散匆匆,失意怅然交渗其中。临别寄殷勤之意这是必然,更何况二人又是同宗之亲。此地一别有“三湘”“九江”阻隔,路途遥远,希望能书信相通,聊慰相思之情。“进篑虽微,终焉为山”是作者对长沙公的劝勉,虽为临别之言,但能见出作者勉励长沙公继续进德修业再荣宗族的真诚。

  全诗以长者口吻娓娓道来,既道出自己与长沙公的宗族亲情,又体现出长者对晚辈的殷切关爱,语气和蔼,态度恳切,体现出诗人重视立身处世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对亲情关系的敬重。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义熙元年(405年)。长沙公原是晋大司马陶侃的封号。据《晋书·陶侃传》载,陶侃的五世孙陶延寿继承了长沙郡公的爵位。陶渊明与他是同一宗族,比他长一辈。由于世次相隔已远,彼此互不相识。两人路过温阳而得相会,临别之际,陶渊明以此诗相赠。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
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出京无计住京难,深入东风转索然。满眼有花寒食下,
一家无信楚江边。此时晴景愁于雨,是处莺声苦却蝉。
公道算来终达去,更从今日望明年。
山蹋青芜尽,凉秋古寺深。何时得连策,此夜更闻琴。
穷水云同穴,过僧虎共林。殷勤如念我,遗尔挂冠心。
五岳径虽深,遍游心已荡。苟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旷。
七十难可期,一丘乃微尚。遥怀少室山,常恐非吾望。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翦灭,豺狼屡翻履。
悲作楚地囚,何日秦庭哭。
遭逢二明主,前后两迁逐。
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
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
遥欣克复美,光武安可同。
天子巡剑阁,储皇守扶风。
扬袂正北辰,开襟揽群雄。
胡兵出月窟,雷破关之东。
左扫因右拂,旋收洛阳宫。
回舆入咸京,席卷六合通。
叱咤开帝业,手成天地功。
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
一朝让宝位,剑玺传无穷。
愧无秋毫力,谁念矍铄翁。
弋者何所慕,高飞仰冥鸿。
弃剑学丹砂,临炉双玉童。
寄言息夫子,岁晚陟方蓬。

西风吹鬓冷萧疏,宦况无多客影孤。海燕知时辞旧垒,塞鸿趁暖就新芦。

渴怀甫里烹茶灶,醒爱高阳醉酒徒。百尺高楼千里眼,岸连萧艾水沉菰。

沄鹊高寒紫殿阴,金壶银箭夜沉沉。洞箫赋美当谁听,纨扇词工谩独吟。

暂狩长杨沿汉制,终思茂草戒虞箴。属櫜猛士应多从,倾耳西风玉辇音。

饮食鲜能知味,巫医各有单传。
要得胸中活法,勿求纸上空言。

雪寒浑未解,风力更狂吹。强饭怜君瘦,重裘觉我衰。

酒香红面颊,灯影黑须眉。黄鹤山中地,求田已有期。

珥笔承恩既有年,论思今复厕群仙。春城日永纡清漏,晓殿云深拥细旃。

袖拂天香开绣简,心迎睿想入瑶编。却惭经术元疏薄,献纳无裨荷宠偏。

笑抚湖山迹易陈,先贤祠宇一番新。玉鱼蔓草多无主,白鹄秋天迥有神。

曲港穿冲花外骑,赤阑扶约水边人。冈头□□枯梅蘖,独是先生肺腑亲。

露初凝,风渐起。月到碧天如洗。深夜梦,少年心。沉吟误到今。

秋将尽,愁难整。更被笛声勾引。千重水,万重山。征人何日还。

萍泛春旭更,林息人烟少。花地上红葵,禽枝入黄鸟。

湖占蛟房黑,树主雁堂缥。閒心答幽云,窈窕行天杪。

千金酬一饭,古墓动高秋。树色山村外,江声日夜流。

楚碑春露泣,荆水暮鸦愁。芳草王孙路,年年牧竖游。

数里冲秋炎,投门释午倦。不知云岫深,来此下方院。

偶逢真率僧,草履何轻便。息阴竹柏间,刚及茶瓜荐。

爽气来虚堂,雄势眄崇殿。小话废兴迹,恰未龙象变。

仙坛古道场,尘劫迅飙电。过墟天宇空,陟峻榛莽遍。

波窥双井沈,丹想九成炼。错疑绿毛生,松针落衣缘。

不眠虚静夜,忆别损清娱。月芒生镜匣,露颗杂帘珠。

径坏转鲜叶,岩寒尚碧芜。息檐唯旅燕,映树有垂蛛。

夜夜梅枝下,迎寒减病躯。

辞华奔竞至道离,茫茫学者争驱驰。先生独奋孟轲舌,扶持圣教增光辉。

志期周礼制区夏,人称孔阴生阙西。当途闻声交荐牍,苍生无福徒尔为。

道大不为当世用,著书将期来者知。今朝有客关内至,闻从大幕征南垂。

南垂凶冠陷州郡,久张螳臂抗天威。圣皇赫怒捷书缓,虎侯秉钺驱熊罴。

宏才未得天下宰,良谋且作军中师。蕞尔小蛮何足殄,庶几聊吐胸中奇。

鹊桥巧雾随风远。蟾宫皓影凝空满。一点寿星明。祥光彻太清。周公天子传。礼乐新封鲁。功业焕旗常。钧天侍玉皇。

风雅谁堪比,羡元龙、襟期磊落,词华工丽。江左纷纷诸俊彦,端让难兄难弟,早已著、惊人姓字。

几载倾心思会面,恰相逢又隔新丰市。黄叶落,暮秋矣。

九重近日频留意。正一时、班扬董贾。齐登启事。壁上偶题红杏句,佳话由来称旨。

好打叠,金銮应制。漫拟甘泉工献赋,更挥毫、草檄龙颜喜。

沽浊酒,共君醉。

年年插棘引寒葩,种药分畦傍水涯。穿径扫云寻好句,过墙送酒仗邻家。

披星早约亭亭干,和雪还培细细芽。靖节当年定如此,满收秋色上篱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