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这首诗共四章,诗人以长者的身份,一方面感叹宗族的悠久历史,赞美宗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赞扬长沙公能继父业,并勉励其不断进德修业,希望日后常通音讯。
陶渊明与长沙公虽然同宗,但由于支系略远而形同路人,这不禁使颇重亲情的陶渊明有些失意,“眷然踌躇”。但临别之言,作者并无抱怨而是以长者口吻,述先祖之洪烈,赞宗族之美德,而长沙公又能“允构斯堂”,“实宗之光”,颂扬其继承祖业的才识与功绩。这是一种长者的期盼与肯定。“笑言未久,逝焉西东”道出即将离别的不舍,二人言谈相投,惜别之情自然而生,“逝焉西东”乃见聚散匆匆,失意与怅然交渗其中。临别寄殷勤之意这是必然,更何况二人又是同宗之亲。此地一别有“三湘”“九江”阻隔,路途遥远,希望能书信相通,聊慰相思之情。“进篑虽微,终焉为山”是作者对长沙公的劝勉,虽为临别之言,但能见出作者勉励长沙公继续进德修业再荣宗族的真诚。
全诗以长者口吻娓娓道来,既道出自己与长沙公的宗族亲情,又体现出长者对晚辈的殷切关爱,语气和蔼,态度恳切,体现出诗人重视立身处世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对亲情关系的敬重。
出郭遥墙路,行行到旧庄。春深杨叶闹,雨足稻花香。
草色连三径,槐枝罩一堂。挂冠他日事,投老此徜徉。
陵母何慷慨,一死如田光。激子成功名,始终事汉王。
丈夫有侯嬴,妇人有陵母。烈烈汉功臣,乃在一箕帚。
教子以忠贞,令名在人口。天下既定时,陵封宜勿受。
请以母为侯,汤沐及诸舅。伏剑墓门前,黄泉期速朽。
人生不满百,元会何繇睹。诸贤竞一时,先生留万古。
理至见天人,虚明出宙宇。从兹生季人,身揖鸿荒祖。
龙马动光仪,畴范收全谱。萧萧安乐窝,百代图书圃。
前知何以知,不向龟筮数。绝学繇心学,岂作宋儒腐。
香山遥望白云屯,九老行藏未定论。为客自知生事懒,感时谁更壮心存。
河桥寒色分千里,野寺斜阳共一樽。黄鸟鸣春向何处,美人相忆采芳荪。
江城画角吹吴霜,破月著水天昏黄。波澄烟妥林影澹,双梅带雪横溪塘。
此时承平风物盛,家家种玉栽琳琅。朝来伴使宴江馆,银瓶乱插吹银管。
霏微香雾入红袖,零乱春云绕金碗。都将和气变荒寒,锦瑟愁生燕玉煖。
为言仪真梅最多,苔花古树深烟萝。一年十月至二月,红红白白盈江沱。
自从天马饮江水,草根齧尽梅无柯。杨子人家楚三户,今年幸有烧残树。
忽闻星使议和来,尽贮筠笼待供具。从今江梅好颜色,烂醉长吟嚼佳句。
出门怅何适,满目尽芳草。不见故人来,惟见春花老。
春花几度藏月多,别时容颜今如何。忆昔香车驾初枉,握手中庭秋月朗。
幽蛩啼歇寒霜飞,野风四起群木响。我心此时悲蹉跎,君未知之呼我歌。
我歌一曲君戚戚,徘徊为之三叹息。自从君归长别离,春秋燕雁更代飞。
几折垂杨无所赠,倚遍碧桃总相思。相思出向清溪头,溪上飞花逐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