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长沙公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与长沙公是同一宗族,祖先都是大司马陶侃的后裔;由于世次相隔已远,彼此也互不相识;这次路过温阳而得相会,临别之际,以此诗相赠。
同一源头分支流,世系渐远人相疏;感悟此理深慨叹,因念彼此同初祖;血缘宗亲渐疏远,岁月悠悠不停仁;感叹族亲成陌路,犹豫徘徊心恋慕。
君为同族美名扬,弘扬父志功辉煌;温文尔雅谦和态,美德生辉映圭璋;风华正茂光灿灿,立身谨慎防秋霜;可钦可佩令我赞,君为我族增荣光。
彼此偶然一相逢,我愧辈长忘同宗;笑语欢言尚未久,君将离去各西东;三湘遥遥君归处,九江滔滔我意浓;远隔山川路途阻,频将音讯互为通。
如何表达我心意,且送几句肺腑言;积土可以成高山,进德修业是圣贤;愿君此去多保重,相送登程意凄然;路途遥远难再晤,愿得音讯早早传。
注释
长沙公:指陶延寿。
于:犹“与”;族:宗族,家族。
祖:陶延寿是陶侃的玄孙,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非嫡系),这里的“祖”兼指对方的曾祖父辈与自己的祖父辈。大司马:东晋名臣陶侃,曾任太尉,封长沙郡公,后拜大将军,死后追赠大司马。
昭穆:指同宗世系;古代贵族宗庙制度,二世、四世、六世居于左,叫作昭;三世、五世、七世居于右,叫作穆;既远:指世次相隔已远。
路人:过路之人,指关系疏远,彼此陌生。
浔阳: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这里是陶渊明的家乡
同源分流:同一水源分出的支流,比喻同一宗族的不同后代。
人易:人事变更;世疏:世系疏远。
寤:通“悟”,觉悟,醒悟。
厥:其;厥初:当初的始祖;语本《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实维姜源。”
礼服:服丧的礼服,这里指宗族关系;古人因血缘亲疏关系不同,丧礼之服也有别,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绸麻等五种;悠:远,指关系的疏远。
眇(miǎo):同“渺”;眇祖:指年代久远。
行路:行路之人。
眷然:恋慕的样子。踌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於穆:赞叹之辞;《诗经·周颂·清庙》:“於穆清庙。”毛传:“於,叹辞也;穆,美。”令:美,善。
允构斯堂:指儿子能够继承父业;允:诚信,确能;堂:正室,喻父业。《尚书·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若考:其父。底法:屋基的大小宽长;厥子:其子;矧:况且,何况。)意思是说,父亲已经奠定建房的规模,儿子不肯为堂基,又怎肯继续建造房屋?这里是反用其意。
谐气:和谐的气度。冬暄(xuān):像冬天的阳光般和暖。暄:暖和。
映:辉映。怀:胸怀。圭璋:宝贵的玉器。这句是说长沙公的胸怀与可与美玉相映生辉。这两句赞美长沙公气度温和,品德高尚
爰(yuán):语助词;采:光彩;华:同“花”;爰采春华:光彩如同春花;这里是形容长沙公风华正茂,功绩卓著。《宋书·高帝纪》载:“义熙五年(409年),慕容超率铁骑来战,命咨议参军陶延寿击之。”可知陶延寿于义熙间颇立功业。
载:通“再”,又;警:惕;载警秋霜:惕于秋霜之微;是说长沙公立身处事机敏练达而小心谨慎。
钦:敬。
实宗之光:实在是宗族的荣光。
伊、云:语助词;遘(gòu):遇。
长:长辈;指作者为长沙公的长辈,同:指同宗。
逝:往,去;这里指分别
三湘:泛指湖南,这里指长沙公将返封地长沙。
九江:指作者所在地。
行李:使者;行李时通:经常互通音讯。
写:抒发,倾泄。
贻:赠送。
篑(kuì):盛土的竹器。
为山:指建立功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加一筐土虽然很少,但积少成多,最终亦能成山;这里是勉励长沙公不断进德修业,最终可以建成伟大的功业。
敬:有“慎”的意思;离人:离别之人,指长沙公。
临路:上路,登程。
款:诚,恳切;款襟:畅叙胸怀;辽:远。
音问其先:是说可以常通音讯。

赏析

  这首诗共四章,诗人以长者的身份,一方面感叹宗族的悠久历史赞美宗族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赞扬长沙公能继父业,并勉励其不断进德修业,希望日后常通音讯。

  陶渊明与长沙公虽然同宗,但由于支系略远而形同路人,这不禁使颇重亲情的陶渊明有些失意,“眷然踌躇”。但临别之言,作者并无抱怨而是以长者口吻,述先祖之洪烈,赞宗族之美德,而长沙公又能“允构斯堂”,“实宗之光”,颂扬其继承祖业的才识与功绩。这是一种长者的期盼与肯定。“笑言未久,逝焉西东”道出即将离别的不舍,二人言谈相投,惜别之情自然而生,“逝焉西东”乃见聚散匆匆,失意怅然交渗其中。临别寄殷勤之意这是必然,更何况二人又是同宗之亲。此地一别有“三湘”“九江”阻隔,路途遥远,希望能书信相通,聊慰相思之情。“进篑虽微,终焉为山”是作者对长沙公的劝勉,虽为临别之言,但能见出作者勉励长沙公继续进德修业再荣宗族的真诚。

  全诗以长者口吻娓娓道来,既道出自己与长沙公的宗族亲情,又体现出长者对晚辈的殷切关爱,语气和蔼,态度恳切,体现出诗人重视立身处世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对亲情关系的敬重。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义熙元年(405年)。长沙公原是晋大司马陶侃的封号。据《晋书·陶侃传》载,陶侃的五世孙陶延寿继承了长沙郡公的爵位。陶渊明与他是同一宗族,比他长一辈。由于世次相隔已远,彼此互不相识。两人路过温阳而得相会,临别之际,陶渊明以此诗相赠。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何神擎破陇头岩,尽束溪流下碧潭。
潭底有龙能变化,好将霖雨活东南。

出郭遥墙路,行行到旧庄。春深杨叶闹,雨足稻花香。

草色连三径,槐枝罩一堂。挂冠他日事,投老此徜徉。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人言庞艾可功名,独取臞儒子麽生。
槁项犹多吟拥鼻,好移君眼与公卿。

朝罢瞿昙次第迎,内庭深处说无生。不知鹦鹉能胡语,偷向金龙诵佛名。

陵母何慷慨,一死如田光。激子成功名,始终事汉王。

丈夫有侯嬴,妇人有陵母。烈烈汉功臣,乃在一箕帚。

教子以忠贞,令名在人口。天下既定时,陵封宜勿受。

请以母为侯,汤沐及诸舅。伏剑墓门前,黄泉期速朽。

人生不满百,元会何繇睹。诸贤竞一时,先生留万古。

理至见天人,虚明出宙宇。从兹生季人,身揖鸿荒祖。

龙马动光仪,畴范收全谱。萧萧安乐窝,百代图书圃。

前知何以知,不向龟筮数。绝学繇心学,岂作宋儒腐。

香山遥望白云屯,九老行藏未定论。为客自知生事懒,感时谁更壮心存。

河桥寒色分千里,野寺斜阳共一樽。黄鸟鸣春向何处,美人相忆采芳荪。

旧德推当代,新悲入故乡。直当冠獬豸,清可濯沧浪。

美研精煤色,文瓯昼茗香。生平无复见,流涕送幽堂。

一自开残上苑花,十年春色老京华。临风滴尽伤心泪,悔杀从前愿有家。

野眺登山阁,閒情象外添。松风清梵宇,花雨暗湘帘。

壁堕丹青影,峰攒紫翠尖。今宽九农望,穫稻两秋兼。

一道温泉绕御楼,先皇曾向此中游。
虽然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
似病元非病,求閒方得閒。
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
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
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玉山岑寂雪花乾,仙掌风高露未漙。自笑曼都凡格在,一宵无奈月边寒。

越石忧时久枕戈,浪游忽复阻沧波。神州几遍豺狼迹,旷野谁闻兕虎歌。

江汉穷愁荃佩老,乾坤涕泪布衣多。天寒黄鹄矶头路,风雪扁舟奈尔何。

夕阳残影没,衰眼翳长空。树暗惊人语,溪寒避虎风。

戒心齐击柝,野火乱烧丛。前路津门是,星华望未通。

江城画角吹吴霜,破月著水天昏黄。波澄烟妥林影澹,双梅带雪横溪塘。

此时承平风物盛,家家种玉栽琳琅。朝来伴使宴江馆,银瓶乱插吹银管。

霏微香雾入红袖,零乱春云绕金碗。都将和气变荒寒,锦瑟愁生燕玉煖。

为言仪真梅最多,苔花古树深烟萝。一年十月至二月,红红白白盈江沱。

自从天马饮江水,草根齧尽梅无柯。杨子人家楚三户,今年幸有烧残树。

忽闻星使议和来,尽贮筠笼待供具。从今江梅好颜色,烂醉长吟嚼佳句。

极目澄澄水照空,白苹红蓼战西风。
三千里外深深意,铁券谁将累祖翁。

城市久裹足,吟行梅花林。生性嗜烟霞,静者本无心。

出门怅何适,满目尽芳草。不见故人来,惟见春花老。

春花几度藏月多,别时容颜今如何。忆昔香车驾初枉,握手中庭秋月朗。

幽蛩啼歇寒霜飞,野风四起群木响。我心此时悲蹉跎,君未知之呼我歌。

我歌一曲君戚戚,徘徊为之三叹息。自从君归长别离,春秋燕雁更代飞。

几折垂杨无所赠,倚遍碧桃总相思。相思出向清溪头,溪上飞花逐水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