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山水有奇声,暂谪仙官领百城。女妓还闻名小小,使君谁许唤卿卿。
鳌惊震海风雷起,蜃斗嘘天楼阁成。莫道骚人在三楚,文星今向斗牛明。
汉坛左钺授宗臣,飞翰传来消息真。壁垒象横开北极,艅艎流断接南闽。
双悬日月旄幢耀,百战河山带砺新。从此天声扬绝漠,还应吴会是临津。
男儿生不军门杀贼子,泪泪江湖空老死。男儿报国岂必定封侯,美人醇酒复何求。
乾坤浩荡山河悠,渔竿三尺当春流。波上鸳鸯沙上宿,日日双双任去留。
大夫姓范人姓施,为问行人知不知。千金到手即挥洒,明日陶朱今子皮。
世间万事谁真假,才道芙蓉又野马。十年变作吴宫秋,谁是当时浣纱者?
吁嗟乎,君红粉,我白头,湖中有酒湖中游。仰天大笑出门去,西施即在湖中住。
省愆切诫易谈戎,怨慕嗷嗷北塞鸿。括母思深叨弗坐,徐生心乱系难通。
瞻云依梓暌南服,寄帛传音阻北风。孝治首关明主意,宁令一物外春融。
牧马极盛开元中,上闲十二皆游龙。时平千里不自效,嘶声脱吻生悲风。
流传八骏苦诡怪,乐歌天马徒能工。岂如杜句曹韩画,流云飞电玉花骢。
吟诗展卷何独此,未可与此争先雄。重瞳玉色五百载,阶榻相向将无同。
谁人临摹得高意?印章仿佛龙眠公。但存大略见神骏,未傅五彩分风鬃。
俯仰布置号进稿,图成欲上明光宫。安定王孙固英物,锦标象轴留其踪。
愿言藏袭不浪□,骏骨隐隐惊盲聋。祇今驽骀厌刍豆,盐车未赎污沟红。
佳游在上巳,属此清明前。春景已云宴,风光犹未暄。
往寻智果寺,竟得参寥泉。云物岂殊昔,人世自更迁。
邈哉长公咏,风流想当年。我辈复登临,花界何因缘?
古佛俨香阁,真诠积华轩。境超万念空,道胜诸妄捐。
缅怀此会难,徘徊未云还。申章续芳藻,冀或来者传。
草暗迷人迹,山空答履声。夜眠温石去,朝爨束薪行。
骨肉长嬉笑,交朋每送迎。回思无事日,已恐是前生。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