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

睢水东,彭城下。西风残照古台荒,楚项重瞳曾戏马。

振鬣长鸣声捲河,翻身一跃光腾波。时危力尽将奈何,骓兮不逝空悲歌。

九日黄花秋霜晚,长河东流去不返。遥怜霸业逐烟消,宾雁南飞楚天远。

吉安人,字巽亨,号巽泉。尝参预平定道、贺二县瑶人起事,授永明簿。有《性情集》。
  猜你喜欢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读尽牙签玉轴书。不知门外有围蔬。借令未解銮坡去,也合雠书在石渠。
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不须更问荆州路,便上追锋御府车。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
对坐鹭鸶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空山语。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魂。君看峰上斑斑竹,
尽是湘妃泣泪痕。

江山已暗大同殿,弦管犹喧凝碧池。别写嘉陵三百里,右丞心事欲谁知。

金羁玉勒锦笼鞯,重上銮坡鬓欲宣。
自喜晨趋无愧色,更忻夜直得安眠。

灰冷何心问岁华,闭门寂寞自生涯。偶同静趣忘形侣,长伴幽居妙色花。

晚食芳甘参稚笋,远书珍重寄新茶。西泠消夏年时味,漫与毡乡较等差。

持心常近厚,遇事不辞难。
早岁曾攀桂,中年更握兰。
盛名驰海内,素望耸朝端。
尚有清芬在,流光永后观。

楼船诸将日蹉跎,传战仍闻禁旅多。濒海未收苍兕甲,远人偏进《白狼歌》。

谁教解缚归雍闿,莫更持书说赵佗。欲借片鸿聊问讯,家园杞菊近如何?

自昔龙蟠地,前朝此建都。上游浮七泽,沃壤接三吴。

晋宋羞残局,岐丰吐壮图。北巡基并巩,南顾势非孤。

鼠贼凌关辅,妖氛遍海隅。尧城先示变,高寝渐忧芜。

当璧违公论,迎鸾压武夫。新亭刚对泣,狎客已群呼。

刷耻谁尝胆,衔忠欲赐镂。处堂偷宴息,怀鸩作欢娱。

马指移魁柄,蝇营占奥区。通侯竞瓜步,宰相乐秦湖。

故剑倾椒掖,良家进锦襦。春镫翻乐府,花月拥氍毹。

一载朝廷小,千秋涕泪濡。举烽空扰攘,借筋漫含胡。

但倚江波涌,宁知王气殊。中兴旋失鹿,末造遂瞻乌。

偶尔寻双阙,凄然感九衢。祸因门户兆,隙与禁庭俱。

郑袖房帷宠,梁王国土腴。本防煎釜豆,终见委囊珠。

钟阜风尘改,行宫岁月逾。葛公原尽瘁,汉祚适多虞。

莫抱兰成恨,休谈元首迂。燕矶回棹处,沽酒鲙江鲈。

落日遥岑,淡烟远浦。萧寺疏钟,戍楼暮鼓。一叶扁舟,数声去橹那惨戚,
那凄楚,恰待欢娱,顿成间阻。
  【紫花儿】瘦岩岩香消玉减,冷清清夜永更长,孤另另枕剩衾余。羞花闭月,
落雁沉鱼。踌躇,从今后谁寄萧娘一纸书?无情无绪,水淹蓝桥,梦断华胥。
  【调笑令】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幽期密约欢爱处,动离愁暮云
无数。今夜月明何处宿?依依古岸黄芦。
  【秃厮儿】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疏。星前月下谁共语?谩嗟吁,
何如?
  【尾】眼睁睁怎忍分飞去,痛杀我也吹箫伴侣!不付能恰住了送行客一帆风,
又添起助离愁半江雨。 踏青
  蝶使双双,蜂媒对对。燕语关关,莺声呖呖。仕女把芳寻,丫鬟将翠拾。节
序宜,景物奇。丽日迟迟,和风习习。
  【紫花儿序】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锦重重满目芳菲。端的是
宜睛宜雨,堪咏堪题。畅好是幽微,嫩柳夭桃傍小溪。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
年,民乐雍熙。
  【小桃红】雕阑花簇绣屏围,四季春为贵。万紫千红引人意,啭黄鹂,鸳鸯
如锦池塘睡。玩不尽山水无穷景致,更那堪花下杜鹃啼。
  【调笑令】赏奇葩异卉,休直待锦离披,多感谢春工造化机。彩绳悬画板秋
千戏,遍郊园幕天席地。动笙歌一派音韵美,列山灵水陆筵席。
  【耍厮儿】花萼拆香风拂鼻,柳丝垂翠蔼攒眉,我则见蜂蝶趁花莺燕飞。且
欢赏,莫催逼,对饮樽。
  【圣药王】就着这花满溪,柳满堤,掩映着数株红杏出疏篱。风吹的酒力微,
景助的诗兴起,见滴溜溜墙外舞青旗,直吃的醉扶归。
  【尾声】庆风调雨顺升平日,保一统江山社稷。托赖着千千载仁主圣明朝,
齐仰贺万万岁吾皇大明国。

尽说卢家好莫愁,不知天上有牵牛。剩抛万斛燕支水,溜向银河一色秋。

群嶂绕溪青,晴来马足轻。不辞山路远,随处听啼莺。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立春之后,雨试欺天手。见催梅,旋润柳。情随芳草远,心共东风逐。

还萦逗,一夜雷声新笋透。

闲数唼波鱼,更剪鹅黄韭。蒙蒙密,溅溅溜。软禁万家烟,低约千峰秀。

休回首,云开一线斜阳瘦。

习武罗群旅,临冬试大观。制因沿国俗,职不隶虞官。

冻合银成界,流凝玉漱滩。招摇回瞥电,坌涌骇飞湍。

乍可严装结,争夸妙技殚。怵先还恐后,履险却趋安。

目眩惊飙疾,心怀夺锦难。长縆横浦阔,圆殚蹴霜寒。

旋折同环转,殷辚掩佩珊。陆行嗤骤马,云驭陋翔鸾。

呈巧太微座,酬庸上将坛。肄戎家法旧,天笑几回看。

曲岸兰丛雁飞起,野客维舟碧烟里。
竿头五两转天风,白日杨花满流水。

秋夜不能寐,况是潇潇雨。滴沥声未歇,唧唧蛩音缕。

辗转听萧瑟,苦忆东坡语。老泪来何从,残梦去无绪。

数漏怀远人,落帆在何许。

高士园林好,岩扉昼不扃。绝胜陶令巷,犹是子云亭。

幔卷飞泉白,窗含远岫青。何时出尘想,来此共谈经。

采莲复采莲,采采不捐手。
贪摘双头花,拔断连理藕。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余因想吾八越,惟馀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