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
匼匝湖山锦绣窠,腥风杀气入偏多。梦儿亭里屯蛇豕,教妓楼前掣骆驼。
粉蝶作灰犹似舞,黄莺避弹不成歌。嘶风朔马中流饮,顾影相蹄怕绿波。
江南九熟清明近。红有樱桃松有粉。瑰花调,珠叶衬。
多谢当垆人不吝。
下香蔬,兼细笋。食到畔心争忍。消受自惭过分。金钱教莫进。
天上阳幡举,人间漏箭长。稍惊池面绿,初觉柳腰黄。
迟日延三舍,条风振百昌。酒凝前腊味,梅带故年芳。
雪意思王囿,云情忆帝乡。青门行乐处,渐近好烟光。
一幅帆飞十里流。白蘋芳渚放轻舟。洞天何处最深幽。
红杏枝头寒食雨,碧桃花外夕阳楼。千条弱柳绾春愁。
湖上山,一抹镜中弯。南北峰高青日日,东西塔锁碧环环。
淡扫作云环。
微雨过,满袖翠红斑。石蹬半连烟缭绕,蔓萝深护涧潺湲。
遥望四天间。
谁专小学国朝初,籍籍甘泉数二徐。辈行虽居骑曹后,典刑全是峄山馀。
柳家莫笑姜芽手,郑老方耽柿叶书。待得门前溪水黑,凭看合作定何如。
亭馆虽芜胜势存,病襟犹足涤冥昏。晚凉天气秋风入,雨霁园林伏暑奔。
古榭稳骑危岫翠,御流遥泻曲池浑。河鱼未获山芎效,几废良辰命客樽。
长安倡家女,出入燕南垂。惟持德自美,本以容见知。
旧闻关山远,何事总金羁。妾心日已乱,秋风鸣细枝。
鹤去野亭空,松门傍湖水。扫雪坐荒苔,临风嗅寒蕊。
折花兴何长,得句心自喜。把酒酬诗仙,山中白云起。
抟饭何须匕箸尝,茹毛饮血俗相当。从来不设烹鱼釜,带甲生咀鲜蛎黄。
因见江湖面,转得天地心。天地心如何,玄默行古今。
大德自敦化,川流本静深。百年等旦暮,浮云浪自歆。
胸中无活水,安得商家霖。
今年禾黍好,谷贱愁熟荒。两税半折色,无物充官粮。
薄田十数亩,妇子终岁忙。衣裳苦不早,野外饶风霜。
昨夜府帖下,新设常平仓。谁无久远计,饥寒实未遑。
人言太平世,耕凿两相忘。但愿长无扰,恩膏非所望。
昔爱清溪景,人烟百里闲。湖居皆钓客,郭外尽禅关。
酒市遥青旆,公街枕碧山。枉教成久别,无计约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