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痁

秋来多病疟,骨立瘦难支。烦热那能止,增寒奈尔为。

脾神不自卫,江鬼故相欺。伏枕南窗下,空吟老杜诗。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
相逢相笑尽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
鄂渚濛濛相雨微,女郎魂逐暮云归。
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尝闻继老聃,身退道弥耽。结宇倚青壁,疏泉喷碧潭。
苔石随人古,烟花寄酒酣。山光纷向夕,归兴杜城南。
朗吟无一事,孤坐瀔江濆。媚世非吾道,良图有白云。
蠹鱼开卷落,啄木隔花闻。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平章江浙素馨种,小白花山瓜葛亲。借取水沉薰玉骨,便如屏障唤真真。

朱明曜真仙人京,太守入山天乐鸣。洞天日月一沐浴,碧鸡红翠生光明。

天教太守主双岳,神君元是长庚生。药市酒田暮治事,琪花瑶草朝省耕。

仁爱使民尽眉寿,岂徒一身聃与彭。东浮西罗恣攀陟,车轮蛱蝶同身轻。

鲍女飞猿尚蹩躠,葛公哑虎徒狰狞。铁桥自可到银汉,玉柱何用探金庭。

踏穷四百三十二,一峰一峰图且经。泉源福地置飞阁,真一法酒留丹铭。

金马且复隐星宿,玉蟾岂必辞公卿。冲虚玉简多秘祝,先为苍生求太平。

谢生隐者流,偃蹇来京国。朝游燕山东,暮游燕山北。

悲歌慨以慷,惊飙奋孤翼。兴词日百篇,一一作者则。

嗟彼雕虫子,不得施颜色。韦褐以掩形,藜藿不充食。

荣华烨人世,匪其心所惑。卢生罹世网,救之一何力。

卒能脱其患,言者长叹息。非吾策高踪,斯义久荆棘。

北固山前驻翠华,殷勤来访相臣家。太湖怪石惭多倖,也得相随载后车。

俯为生灵与虏和,君王何忍愤挥戈。
信行塞外还交聘,人在军中可雅歌。
金帛莫嫌今重弗,丁黄将见岁加多。
汉淮千里惟青草,乘此屯田可就麽。

沙溪烟绝雨才通,无数深红间浅红。山店落英春寂寂,青旗吹尽柳花风。

清阴方丈得,暑气乍来无。尘榻从箕踞,前贤亦锻炉。

晚虫多黑羽,秋草半青珠。安得遗方客,玄谈似给孤。

雨濛濛,春悄悄。柳陌花堤,宛转千回绕。绣舌姣喉容易掉。

玉润珠圆,相和相争巧。

过池塘,穿树杪。爱学清歌,宫羽翻颠倒。短梦惊残晴色好。

香雾迷离,一带楼台晓。

廿载襄阳镇,千秋岘首碑。至今过故里,涕泪不胜悲。

倚天长剑截云孤,盖世雄心半有无。醉后剧谈犹激烈,暮年风月属江湖。

灵岩镌石留黄绢,古碣荒台辨赤乌。好把新诗频唱和,新诗声价满皇都。

宦海暌离亦几年,浮云流水两茫然。独怜鲍叔偏知我,谁念中牟尚滞贤。

明月野航千里梦,清风高馆一鱼悬。相望咫尺犹凭雁,寄取江东渭北联。

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
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
夕阳秋草上,去马弟兄看。年少初辞阙,时危远效官。
山行独夜雨,旅宿二陵寒。诗兴生何处,嵩阳羽客坛。
绿鬓伤春卧薜萝,青山起色近如何。
惯看交态尊前好,较是君情别后多。
明月自裁希逸赋,片云闲伴莫愁歌。
家人倘问风尘色,慷慨中原但枕戈。

归休。百花香欲流。正是浅红柔白,满汀洲。好去周旋芳草,风光到处收。

莫待落花庭院、恼斑鸠。

三府三起,作苦何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