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三

礼缉民用扰。
乐谐风自移。
舜琴终已绝。
尧衣今复垂。
象天则地体无为。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你喜欢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诗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

天际浮云久不开,他乡禾黍重徘徊。报君尚愧求龙种,草檄应多倚马才。

南国传家惟二谢,东牟旧德有三槐。寄言莲社当坛者,乘醉长登万里台。

碧落嬉游大醉中,偶来岭外寄行踪。玉堂金马频频梦,黄菊青樽处处逢。

馆娃宫毁月轮欹,歌舞偏令霸业亏。纵使图存留一旅,甬东无地著西施。

沙际春光又是归,亭前景物故应奇。绿杨雅与清江称,残雪偏于碧嶂宜。

流水无凭何处去,东风有准不吾欺。芳菲栏槛无穷兴,消得新愁入鬓丝。

国公承袭惟纨裤,侯伯虽多大抵同。旧典此中抡大将,平江英保是元戎。

岳家父,国之城,秦家奴,城之倾。皇天不灵,杀我父与兄。

嗟我银瓶,为我父缇萦。生不杀父,死不如无生。千尺水,一尺瓶,瓶中之水精卫鸣。

丹成会见君身蜕,我欲从之更问天。
唤醒横江孤鹤梦,凭君持此叩坡仙。
萧寺经行无尽情,倚阑长是眼增明。
溪因宿雨十分急,山为凝寒一味清。
竹外飞花随晚秋,树头幽鸟试春声。
重来又是明年事,临出门犹款款行。

七十神舆合暂停,归来高枕梦初醒。人情似减当时暖,山色还添近日青。

诗礼有功湔后虑,儿孙无恙赖先灵。一尊对酌春将暮,松竹当窗月在庭。

小雪初晴腊尽时,无穷梅柳怨开迟。人间不觉春来早,只有吾家布被知。

朝游樊子馆,晚上武阳城。潮接沧溟近,山从碣石生。

断虹云淡白,返照雨疏明。且莫悲吟发,樵歌已怆情。

云阙竖空上,琼台耸郁罗。紫宫乘绿景,灵观蔼嵯峨。

琅轩朱房内,上德焕绛霞。俯漱云瓶津,仰掇碧柰花。

濯足玉女池,鼓枻牵牛河。遂策景云驾,落龙辔玄阿。

振衣尘滓际,褰裳步浊波。愿为山泽结,刚柔顺以和。

相携双清内,上真道不邪。紫微会良谋,唱纳享福多。

画里添呜咽。记茫茫、几番欢聚,几番离别。十数年来浑似梦,愁绪那堪细说。

剩幼女、情怀难割。何事天公耽播弄,起寒灰、滚滚都成劫。

盈串泪,向空滴。

孤坟母子遥相接。最凄凉、荒烟细雨,白杨萧瑟。料得泉台长夜里,不省伤心欲绝。

早悟彻、红尘完缺。一笑拈花芳草地,算今生、疑案先归结。

回首处,暮云合。

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只逢君。已知罢秩辞泷水,
相劝移家近岳云。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
若为此别终期老,书札何因寄北军。

路入分茅是伞圆,梦迷铜柱瘴云边。铁衣触暑应三捷,綵杖鞭春又一年。

公子上京婚阀阅,将军南海战楼船。好音计待朝天使,定及新正进表笺。

敢谓东山起谢安,偶来乘兴一弹冠。暂从萝月调茶鼎,更向松溪问钓竿。

满架云烟毫并落,连床风雨夜生寒。无端良晤侵离绪,咫尺清欢尚渺漫。

惊艳鸟喧,迷香蝶引,年年花市来过。百岁光阴,年思已半销磨。

嬉游好趁吟身健,快寻欢、莫任蹉跎。觉春情老更痴颠,燕子知么。

东风如昨人何处,把前尘细忆,比梦还讹。每踏芳丛,教侬感慨偏多。

梨魂絮影依稀是,立斜阳、惆怅关河。向村帘且醉醺醺,陌上行歌。

千古压嶙峋,标奇世绝伦。形从天赋授,名自我推论。

众岳犹前席,群峰合望尘。不知居海郡,知己是何人。

芳郊十里带溪山,仙吏情兼水石间。讵但丹砂垂世外,却移玄圃在人间。

平芜莽莽孤烟断,落日苍苍独鹤还。何事桃源重借问,暂来此地远尘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