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诗 晨征听晓鸿

听晓鸿。
晓鸿度将旦。
跨弱水之微澜。
发成山之远岸。
怵春归之未几。
惊此岁之云半。
出海涨之苍茫。
入云途之弥漫。
无东西之可辨。
孰遐迩之能算。
微昔见于洲渚。
赴秋期于江汉。
集劲风于弱躯。
负重雪于轻翰。
寒溪可以饮。
荒皋可以窜。
溪水徒自清。
微容岂足翫。
秋蓬飞兮未极。
塞草寒兮无色。
吴山高兮高度。
越水深兮深不测。
羡明月之驰光。
顾征禽之驶翼。
翼伊余马之屡怀。
知吾行之未极。
夜绵绵而难晓。
愁参差而盈臆。
望山川悉无似。
惟星河犹可识。
孤雁夜南飞。
客泪夜沾衣。
春鸿旦暮返。
客子方未归。
岁去欢娱尽。
年来容貌衰。
揽袵形虽是。
抚臆事多违。
青緺虽长复易解。
白云诚远讵难依。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你喜欢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山县秋云暗,茅亭暮雨寒。自伤庭叶下,谁问客衣单。
有兴时添酒,无聊懒整冠。近来乡国梦,夜夜到长安。
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烟树晚微茫。孤鸿下夕阳。
梅花消息近。试向南枝问。记得水边春。江南别后人。

西池宴罢夜深归,风露森森湿羽衣。云外凤皇栖未稳,一声铁笛又惊飞。

钓筑收贤辅,天人与圣能。
辉光唐六典,度越汉中兴。
百世神宗庙,千秋永裕陵。
帝乡无马迹,空望白云乘。

鹤羡清癯鸥羡闲,衡门正在水云间。无求尚恨时赊酒,有癖应缘酷爱山。

细绕坡头行荦确,别分泉脉听淙潺。三更不睡看江月,恐有高人夜叩关。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三年海水旁,卑湿厌歊热。都城幸相从,比岁秋逢雪。

秦吴乖风土,南北异时节。惟君岁寒姿,一致乃欲别。

出门顾道路,冰霰埋车辙。咫尺阻相过,谁当慰寥泬。

使君五马西南去,栈道萦纡过剑门。云起褒斜当露冕,鸟啼子午识文轩。

政成六载书仍最,节制三秦势孔尊。多少同年霄汉上,临邛父老莫攀辕。

晓露清流,午风香静,翠盘低拥花千柄。柳阴一带浅红栏,日斜过尽香车影。

辜却前游,新添酒病,画船无意窥妆镜。秋风虾菜小亭西,待看明月空潭定。

结绮兰芬散,临春环佩鸣。黄金寿爰叔,绿酒醉陈卿。

隐几三眠柳,迷花百啭莺。朱楼巢翡翠,燕子陋为名。

放棹漓江上,翛然水一湾。软风轻拂浪,落日半含山。

兰桨双痕活,菱歌一艇还。无言观逝水,沙上白鸥閒。

江南好,酿雪映梳妆。小阁衣寒煨野栗,重帏被冷爇沉香。

兽炭暖牙床。

耕锄晓雨有余地,应接东南无暇时。

功成身退任夷犹,似水臣心何去留。识得扁舟五湖趣,纵然宦海亦轻鸥。

凭栏试一望,山色入楼苍。野寺藏深树,閒云度远冈。

雨馀花故落,春尽燕还忙。无限登临思,翻成离别伤。

昌阳初荐长生醑。又好日、逢重五。绿鬓神仙家玉署。每年今日,彩鸾齐驾,排日欢初度。今年天上恩荣异。道寿也、还他富。细葛香罗难比数。醺醺醉了,卿卿一笑,巧结同心缕。

山色暮苍苍,苍茫草色黄。烟尘三万里,浊酒一千觞。

红叶村边路,青旗水面航。鸟飞声不断,为我奏伊凉。

冥冥造化意,似见元气兆。不然此中石,诡怪安能了。

刻划如为人,幽奇若争巧。虎卧溪势长,龙存鼎形小。

诛茅得此地,胜概纷夭矫。东南引一水,又出人意表。

泻溜无冬春,漰奔极昏晓。跳波骇潜虬,溅珠湿飞鸟。

主人去城市,崖谷情悄悄。涧户云溶溶,山窗风袅袅。

孤城重颜谢,柱史才江鲍。共美崖壑游,题诗石林杪。

自是兵家贵伐谋,鏖锋擒敌未为优。
沈沈刁斗三更月,玉帐威行紫塞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