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此老才堪上谏坡,南州留滞意如何。还将苦口劘英主,医国悬知药笼多。
江上秋风急。看几行、白萍红蓼,不胜清绝。野岸荒凉芦荻冷,千里水天一色。
经多少、短亭长驿。此夜知君何处泊,这相思、两地谁能识。
休为我,暗凄切。
别来渐觉腰围窄。正无聊、行思坐忆,柔肠欲折。静掩屏山灯焰黯,常恨影双人只。
雁过也、更无消息。听彻沉沉虬漏永,又潇潇、疏雨空阶滴。
眉尖锁,甚时撇。
建山如连樯,络绎八百里。一百一十滩,建瓴势南徒。
洄洑旋云根,崆㟅漱石髓。一线溪弯环,百折涧逶迤。
滚雪跃过颡,殷雷骇盈耳。舟行此溯洄,人力必倍蓰。
龙门转龙腰,象腹锯象齿。阿弥佛号虔,黯淡人色死。
迄乎渔梁终,溯自水口始。每当一滩来,邪许声四起。
密织交笮䊺,纡行效虫豸。发引千钧危,风卷败萚委。
出险乃入夷,由尺以及咫。篙一桨必双,晴行雨则止。
我来值春三,长波皓瀰瀰。潆洄岸草香,披拂岩花紫。
湘帆九面环,巫峡三朝俟。兼旬滞邮签,一叶寄行李。
居然卅里程,长年已色喜。翻羡陆舆便,颇讶顺流驶。
谅无缩地方,直作登天比。迟速不由人,安危守以理。
沽酒酌金罍。烂醉篷窗底。
细咽风砧,缓敲檐铁,无端作出声声。透薄窗纱,偏生不肯天明。
芭蕉自说凄凉语,又何尝、必要人听。奈多情,至此魂销,入耳偏清。
衫边记起斑斑泪,记秋江夜泊,枕上潮生。一样无聊,乌篷换了青灯。
常时惯说侬多梦,恁今宵、作也难成。一更更,容易教人,候到鸡鸣。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