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治北窗和何从事诗

国小暇日多。
民淳纷务屏。
辟牖期清旷。
开帘候风景。
泱泱日照溪。
团团云去岭。
岧嶤兰橑峻。
骈阗石路整。
池北树如浮。
竹外山犹影。
自来弥弦望。
及君临箕颍。
清文蔚且咏。
微言超已领。
不见城壕侧。
思君朝夕顷。
回舟方在辰。
何以慰延颈。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猜你喜欢
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
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著射雕人。
少见古人无远虑,如君真得古人情。登科作尉官虽小,
避世安亲禄已荣。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
知君未作终焉计,要著文章待太平。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步与世踈。
微有薄酒安足献,愿采山下霜中蔬。
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
江上浩荡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
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
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甲长神京冠,王封异姓优。
风云开杰阁,水月转芳洲。
种玉阶庭盛,挥金族绪周。
诸郎自持橐,衮衮尚公侯。
三年剪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竹在晓烟孤凤去,
剑荒秋水一龙沈。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

润逼琴丝,腻匀笺粉,困人终日廉纤。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

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

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

春风叁阁绣参差,狎客争陈璧月词。
几度醉浓娇不起,景阳楼上晓钟时。
荷锄芟草唤畦丁,手拾黄梅绕树行。
结子青青随雨老,开花白白本冰清。
尝新争擘红泥酒,知味谁调玉鼎羹。
齿软眉颦遭弃掷,误从雪里竞欣荣。

九十春光一月过,东园花信竟如何。层云不动天将雪,小沼初融水欲波。

剪烛无眠谋小醉,披书有契发长哦。不愁鬓发随时短,却喜推敲得句多。

对景谁能不赋诗,凭高著眼到幽微。下临无地仙三岛,水远兼天山四围。

岂但追陪闲著句,更应珍重为留衣。北山他日移文去,蕙帐无人月满扉。

端本堂开正万方,儒臣日日近储皇。讲明治道称尧舜,历览人文备宪章。

陈生屡屡求予言,欲言未言意先传。始知无言是至教,四时百物无非天。

留侯在汉庭,四老在南山。不知高祖意,但欲太子安。

一读《鸿鹄歌》,令人心胆寒。高飞横四海,牝鸡生羽翰。

孺子诚可教,从容济时艰。平生无遗策,此举良可叹。

出处今误我,惜哉不早还。何必赤松子,商洛非人间。

息舟候香埠。
怅别在寒林。
竹近交枝乱。
山长绝径深。
轻飞入定影。
落照有疎阴。
不见投云状。
空留折桂心。

断续青烟起涧阿,隔城听彻采樵歌。疏林下碍登高目,无数秋山夕照多。

打窗落叶声萧瑟。寒气灯前逼。病来诗思已无聊。添得这般情景、助魂销。

霜鸿阵阵飞何急。岂有愁难说。一番疏雨一番风。知否有人憔悴、小楼中。

我有梅花癖,郡斋乃无梅。闻说东郊外,一株横水隈。

驱马行十里,见此繁花开。薰日觉香暖,藉草因衔杯。

忆我江乡游,到处花皑皑。春风起山谷,香气氤氲来。

月出寒光滋,吟赏犹徘徊。胜事今岂得,聊慰饥渴怀。

镇日寻芳往复回,山窗水榭画图开。羊车过处春风软,夹岸桃花送笑来。

六桥秋新宜醉吟,举杯共听岩鹤音。
危亭三面老竹也,宝晋数帖清人心。
凉蝉不敢喧夕曛,洞箫声绕山腰云。
摇摇归艇水纹裂,山紫天青河汉白。
想君独立对空阔,一鹭毛寒藕花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