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 其二

一床安置似僧居,白发忘梳动月馀。懒性渐成愁把笔,小诗常拟倩人书。

(?—1211)真定人,字德卿。年二十四进士擢第。调南和主簿。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以诗得罪,废谪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完颜承裕军御蒙古。易州陷落时死难。
  猜你喜欢
主人拙樊圃,家贼巧穿窬。
鼠子敢予侮,麟翁以盗书。
空搔双白鬓,不奈一长须。
自笑关防晚,花傍且燕居。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桃花落后燕双飞,三度清明换客衣。犹有江南故乡梦,起寻杨柳插朱扉。

稻压田塍穑头重,蛟蛇纠蟠扶不动。
得霜欲老晴下鎌,卷野秋云堆作陇。
昨日籴米如籴珠,顿落半价多年无。
卖刀买牛政不恶,一字入官妨尔乐。
不如阿婆杀鸡赛田神,阿翁买酒邀田邻。
三杯径醉客归去,茅檐曝背温如春。

篱落纵横一径分,平生杖屦几登临。某山某水机缄露,彼室彼庐精分深。

检校旧规心欲折,摩挲新志泪难禁。素车白马人归后,鹤唳猿啼总些音。

今年真负此花时,醉帽何曾插一枝。渐老情怀多作恶,不堪还作送梅诗。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气吐祥光,春生紫禁,飞尘尚阻归轮。翠屏向晓,腰瘦不胜春。

黛减眉消□□,妆台冷、拟待伊人。梨花雪,苍苔砌玉,归马试蹄痕。

别离虽未久,羁窗寒月,更胜从军。绕□□□□,越水吴云。

惟有梅花耐雪,堪冷澹、伴我黄昏。鹊聋喜,传来凤阁,重典旧丝纶。

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常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半年洄溯越江滨,每愧羊裘老富春。归隐尚能联比长,出游复肯祭行神。

枯肠近饱尚爻梦,宿齿宜肩四豆人。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

堂构垂翰墨,颇已坠箕裘。日落西风来,书兴良悠悠。

龙蛇腕中入,波涛笔底流。钟王忽在眼,慷慨慕前修。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复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
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伊余荷宠灵,感激狥驰骛。
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
宁戚扣角歌,桓公遭乃举。
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
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
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
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
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

闻君移住柳湾前,忆我幽栖十二年。临水条桑犹沃若,当轩修竹已苍然。

河阳客散传遗墨,绵上人来换旧烟。勘破浮生真传舍,不须华表问飞仙。

高月弄明色,惠风扬远心。西溪水流浅,香坞春光深。

我友欲归隐,结庐在峰阴。因思饭僧后,卧看梅花林。

岁晏抱琴入室处,榾柮烧残听风雨。
有客五弦弹太古,扫空恩怨不儿女。
污樽抔饮击土鼓,如与羲轩相对语。
又如重华坐舜皋,万物长养不苦窳。
闻君澹然太古音,感君悠悠太古心。
古心古音谁能识,应向松涛处处寻。
早起理归装,残灯耿曙光。
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
钟响知云寺,波声认石梁。
修途留不住,去去出山庄。

长卿非慢世,陶令已辞官。解组投莲社,逢人戴鹖冠。

青天不可问,白发若为看。偶遇壶丘子,皈心授大丹。

一径入晴翠,孤亭支暮烟。林深岚气合,峰转涧声圆。

野客携樽过,山童扫石眠。欲寻谢公迹,绝壁有飞泉。

两指斤开权撮起,一毛头上为吹开。这回不在身边立,休说清风遍九垓。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