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十三首 其十 箕山

土阶堕渺茫,多少曹与马。底事住青山,近代无让者。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十载长安桃李梦,年来镜净尘空。忽传彩笔小笺红。满怀秋思,倾倒为芙蓉。
莫恨霜笔开较晚,尊前元有春风。酣娇肯为别人容。试携银烛,斜照绿波中。
清御披兰路,雕舆眷蕙辰。
汉池平浴日,温树暗留春。
乐石来威凤,恩波上翠鳞。
成文传睿唱,赓曲遍华绅。
醉漾兰舟不忍归,斜阳已落碧云西。
天开银汉水初满,春入武陵人自迷。
殿倚鳌头连绣幕,桥飞虹影度金堤。
游人不惜残花地,无限落红粘马蹄。
隔雾南山愁漠漠,破烟东日淡晖晖。
风欺白发勤吹帽,酒妒黄花故点衣。
九日泪兼白叶落,几时身逐短蓬归。
青云欲早秋先晚,更惜登高乐事违。

地近山南估客多,偷来番曲演鸯歌。谁将红豆传新拍,记取摩诃兜勒歌。

好书飞堕前,客有记衰贱。
蜀道六十舍,汗牛烦轺传。
端如枵腹人,品列睨嘉荐。
常伯古贤风,凛凛眼中见。

北泉精舍菊花开,节过重阳我始来。坐对菊花酬节物,危楼南眺望登台。

煌煌六世学,兀兀门亦专。
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
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
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
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
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
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
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
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字。
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
策勋径投笔,守志甘抱关。
渥洼万里心,束刍老厩闲。
岂无苜蓿盘,可以羞晨餐。
岂无芰荷衣,可以备祁寒。
天地日莽苍,逢辰谅多艰。
世既不吾与,不去良亦顽。
摇摇故山心,长风动旌旃。
君今门下士,良庄满人寰。
与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
异时白云邸,仰君分酒钱。
富贵无相忘,勿徒况永叹。
春阴日日春晴少,料得春晴春已归。
竹里雄鸠嗔独语,池边乳燕喜群飞。
炊烟冷落侵寒食,檐溜飘萧上夹衣。
寂寂小轩宾客散,祗余禅榻不相违。

闲鸥眠起濯江湖,刷羽风前不受污。山水方滋非故态,乾坤已古自新吾。

末流何暇假仁义,旷代难逢真士夫。圣哲静观成一笑,笑他蛮触只区区。

林壑苍茫宿雾浓,冥濛烟雨翠连空。岂知造化难收拾,却入幽人楮素中。

悟空塔前双桧树,化龙已上诸天去。犀牛扇子破多时,欲觅牛儿无觅处。

千年公案重于山,还我牛儿竟不还。桧树东边结庐者,亦欲置在犀牛间。

画史安能知许事,此中真有西来意。莫论桧东与桧西,且复还我犀牛儿。

桫椤树头月皎皎,共坐论诗天欲晓。大星飞落沧江前,小虫啼遍墙根草。

我爱高人白云姿,对客长赋白云辞。漫游群仙白银阙,拾得碧海珊瑚枝。

又载云軿下尘世,凉飙微动青霞袂。一声铁笛彻长霄,鸾凤和鸣满云际。

高人读律仍读书,白头在堂辞我归。殷勤綵服寿春酒,江城八月秋晖晖。

泉流泻出半清湍,独有汤围水异香。是否天工炉火后,浴盆把住不惊寒。

独上妙高台,台空孤鹤回。江山自今古,英俊岂尘埃。

天乐松涛迥,云屏露障开。坡仙有遗墨,读罢意徘徊。

全身裹翠微,重雾苦侵衣。栈骑随猱挂,山泉学弩飞。

二分悬足窄,九折入云飞。无酒浇徒御,谁家白板扉。

年年长是客天涯,几向天涯梦到家。
归到故家无一字,兔葵莺粟正开花。

桃李不耐久,逢春发其华。冉冉去春光,飞雪落残霞。

莫怨春无情,汝自开还落。莫怨风狂吹,汝自浮且薄。

太华有长松,郁郁干青霄。羡汝不改心,岁寒尚未凋。

愿君学长松,慎勿学桃李。用此古人言,遍告诸君子。

平湖共天远,浸月坐寒光。
乘流溯荃璧,掉舟寻药房。
佳人折轻荷,随风来珍香。
顾盼但微笑,眉宇何清扬。
日暮共携手,遥指烟中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